Page 9 - 一號觀察 封面+目錄(2023年)
P. 9
筆鋒掃群丑
文章護太平
漢武,略輸文采”,看似是對秦始皇和漢武帝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毛澤東深刻認(rèn)識到
功有余、文采不足的惋惜,實際上毛澤東另有深 秦亡之因,并以此為警示,可謂明辨深思。正
意。毛澤東在自注中寫道:“雪:反封建主義, 如賈誼在《過秦論》結(jié)尾處所言:“是以君子
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cè)面。文采、風(fēng) 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dāng)世,參之人事,察盛
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啊!難道可 衰之理,審權(quán)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
以謾罵這一些人們嗎?別的解釋是錯的?!泵珴? 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東在此處對于秦始皇等帝王的“惋惜”,實際上 三、獨特見解:“焚坑事業(yè)要商量”
表達(dá)的是“反封建主義”的主題,是一種詩化的 焚書坑儒,指的是發(fā)生在秦始皇時期的“
“批判”。這與毛澤東在評判秦始皇等封建帝王 焚書”與“坑儒”兩件歷史大事,也是秦始皇
時展現(xiàn)的階級史觀是一致的。 受后世詬病的重要原因。對此,毛澤東有著自
此外,毛澤東對于秦始皇壓迫人民、施行暴 己的獨特見解。
政的否定,還體現(xiàn)在他對于漢代賈誼名篇《過秦 “焚書”一事,即焚燒詩書。秦始皇三十
論》的重視與肯定上。 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
《過秦論》最早總結(jié)梳理了秦王朝興衰歷史, 當(dāng)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jù)古制,分封子
較全面地分析了秦王朝得失功過以及經(jīng)驗教訓(xùn), 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主張禁止以古非今,
其思想見解至今振聾發(fā)聵。特別是《過秦論》對 以私學(xué)誹謗朝政。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下
于秦滅亡的原因進行了深刻地揭露:“然秦以區(qū) 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于博
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 士館的私藏《詩》《書》等要限期交出燒毀,
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 有敢談?wù)摗对姟贰稌氛咛幩溃怨欧墙裾邷? 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 族,禁止私學(xué),欲學(xué)法令者要以吏為師,此即
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边@里指出了秦朝滅亡的真 為“焚書”。“坑儒”一事,即坑殺儒生。秦
正原因,即“仁義不施”。 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盧生、
1958年的鄭州會議上,毛澤東曾通過肯定《 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敗后,私下攻擊秦始皇
過秦論》,明確表達(dá)了他對于秦始皇施行暴政的 為人及其執(zhí)政等各方面行事,后又?jǐn)y帶求仙
否定。毛澤東說: 巨資出逃。秦始皇得知后遷怒于方士儒生,抓
賈誼是政治家、歷史家,他寫的《過秦論》 獲460余人并將他們?nèi)炕盥?,此即為“坑?
是以人民力量和人民的向背為基本立足點,來觀 ”。
察國家興衰、帝王成敗的。所以,《過秦論》最 歷史上,對待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態(tài)度大多
后的一句話概括秦朝速亡的原因是:“仁義不施, 都是否定的,毛澤東亦然。他在1958年的鄭州
攻守之勢異也?!? 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對人民 會議上,明確表示過“焚書坑儒當(dāng)然是壞事”,
施行暴政,喪失了民心。這是值得后世汲取的深 因為“它把蓬蓬勃勃發(fā)展起來的百家爭鳴的生
刻教訓(xùn)。 動局面給挫折了”。但是,毛澤東并沒有就此
熱愛閱讀史書的毛澤東,還在《舊唐書·朱 止步,而是又在此基礎(chǔ)上,對焚書坑儒進行了
敬則傳》中的一則批注中,表達(dá)了他對于《過秦 具體分析,由此生發(fā)出屬于政治家毛澤東的一
論》的肯定。朱敬則認(rèn)為,秦王朝在時勢變化之 系列獨特見解。
后而政策“不知變”,依然重刑名法術(shù),最終導(dǎo) 在1958年的鄭州會議上,毛澤東提出:
致敗亡之禍。毛澤東在閱讀到這段文字時,在天 我們對什么事都應(yīng)當(dāng)有分析,秦始皇并不
頭處寫下批注:“賈誼云:仁義不施,而攻守之 是不問什么書都焚,也不是不問什么儒都坑。
勢異也?!庇纱丝梢娒珴蓶|對賈誼觀點的認(rèn)可。 他焚的是“以古非今”的書,坑的是孟子一派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