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009
P. 45
筆鋒掃群丑
文章護太平
千萬別掉以輕心 圍繞“日記”
的輿論戰(zhàn)還在繼續(xù)
千萬不要低估“日記”的影響力和破壞力,有了“日記”,某些西方國家就可以“理直氣壯”的
把白的說成黑的,黑的說成白的。雖說就算沒有“日記”,那些國家大概率也會找其他借口,但
這不代表“日記”的性質就不惡劣了。說直白點,“日記”這種送上門的借口,遞到手的刀子不
用白不用,至于賠點錢,與用“日記”轉移國內(nèi)抗疫不力的政治收益相比,壓根不值一提?,F(xiàn)在
知道為何某些“民主國家”明知道賠錢都要堅持出版“日記”了吧,用心良苦啊。
林愛玥
代,在日記經(jīng)常被刪,在極左派的猛烈攻擊下,
方的聲音依然震耳欲聾。她的熱情和誠摯喚醒
我們在面對災難和政治緘默時的首要義務:精
神自由和人道主義?!? 樹欲靜而風不止!原本我們都天真的以為
在外國特別是英國、美國這些“民主國家”的
疫情遠比中國嚴重的情況下,某些西方國家對“
日記”的興趣會大減,可事實證明,那些“民
主國家”對“日記”的興趣似乎完全不受本國
疫情形勢的影響,相反,疫情越嚴重,那些“
繼英文版、德文版、日文版等版本之后,
民主國家”越需要“日記”來為本國抗疫的無
最近,“日記”的法文版也出版了。據(jù)說,此
能和丑陋作掩護。
前的英文版、德文版和日文版的銷量都非常慘
事實上,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的說法不僅“
淡,這種情況下,為何各種版本的“日記”還
對中國抗疫的成果做了抹煞式的否定”,還刻意
是馬不停蹄的出版呢,或者說,為何那些國外的
將稱中國“在一個被恐懼蒙住了眼睛的時代”,
出版商明知會賠錢還要堅持出版“日記”呢?天
對中國的抹黑可謂上升到了新高度。至此,方*
底下可有那樣故意跟錢過不去的傻子,而且還
還好意思堅持自己不是“遞刀子”嗎?
一個接著一個?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借“日記”大肆詆毀中
毫無疑問,驅動那些出版商“前赴后繼”
國和中國抗疫的努力和成績,大概是忘了,就
的不是市場或經(jīng)濟利益而是政治需要,這表明
在幾個月前,法國還封殺了曾一度被稱為“法
,圍繞“日記”的輿論戰(zhàn)從未遠離。撇開英文
國方*”的法國女作家Leila Slimani的疫情日
版、德文版等版本混淆黑白的簡介不談,法文
記。話說,這就是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所說的“
版出版后,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在介紹“日記”
精神自由和人道主義”?據(jù)說封殺的原因是民
時說道:“中國作家方在武漢封城期間寫下的
眾不滿,而民眾不滿的原因則是“作者在擁有
《日記》的法文版由Stock出版社出版。法文版
花園樓層、奢侈寬敞的鄉(xiāng)間居所感嘆度日如年
介紹中寫到:‘在一個被恐懼蒙住了眼睛的時
,對許多法國人來說無疑是無病呻吟,特別是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