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001
P. 6
筆鋒掃群丑
文章護太平
損于困在陜北,最終遭受重大挫折;毛澤東冷靜 面對蔣介石和胡宗南對延安的重點進攻,無論是
應對,從容指揮,轉戰(zhàn)陜北,在戰(zhàn)略轉移中迎來 在兵力上還是武器裝備上,保衛(wèi)延安的2.6萬中共部隊
了勝利的曙光。 都很難與胡宗南的軍隊進行正面抵抗。所以,毛澤東
進攻延安 一面要求防御兵團進行頑強抵抗,另一方面也在考慮
在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qū)的全面進攻受挫后, 適時撤出延安,并于3月2日即作出了緊急疏散的決
從1947年開始,蔣介石調整了戰(zhàn)略部署,集中了 定。19日,國民黨軍隊胡宗南部進占延安,大肆吹噓
近70萬的兵力對山東和陜北解放區(qū)進行重點進 說“斃傷匪軍一萬六千余眾,俘匪一萬余眾”。實際
攻。在蔣介石看來,延安是中共的首都,是中共 上,中共邊區(qū)部隊已經于19日上午全部撤出延安,下
中央和毛澤東發(fā)號施令的中樞,攻占延安,無疑 午胡宗南部所進占的延安不過是一座空城。
將具有重大的宣傳和象征意義。為此,蔣介石下 對于自己輕易“攻占”延安,胡宗南大吹大擂,
決心要首先不惜一切代價占領延安,進而妄圖消 稱之為“陜北大捷”,蔣介石也是興奮異常。對此,
滅陜甘寧邊區(qū)部隊,或者壓迫這支部隊和中共中 當時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在給馬歇爾的電報中這
央首腦機關、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到黃河以東的 樣說道:國民政府雖然聲稱它擊潰了十萬共軍,但看
華北解放區(qū)去。到時在華北與人民解放軍進行決 來這是一種很大的夸張,因為美國的觀察員們在共產
戰(zhàn),以達到將人民革命力量各個擊破的目的。對 黨調處人員返回的期間曾報告過,中共實際上已經撤
此險惡用心,中共中央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進攻 出延安。
延安和陜甘寧邊區(qū),還為著妄圖首先解決西北問 放棄延安
題,割斷我黨右臂,并且驅逐我黨中央和人民解 3月18日,胡宗南部隊憑借優(yōu)勢兵力和炮火,逼近
放軍總部出西北,然后調動兵力進攻華北,達到 了延安城郊。在敵強我弱、大兵圍城的情況下,中共
各個擊破之目的。彭德懷也指出:蔣介石的如意 中央在王家坪毛澤東住處舉行會議,商討撤出延安和
算盤是“以壓倒優(yōu)勢兵力,殲滅陜甘寧邊區(qū)我軍, 應對國民黨作戰(zhàn)問題。
壓迫我軍和黨中央、解放軍總部到黃河以東,然 中國共產黨人對延安有很深的感情,撤離延安的
后沿無定河、黃河封鎖之。這樣蔣介石可以抽出 決定不是很容易就能決定的。放棄延安,不僅意味著
嫡系胡宗南部主力控制于中原或華北,加強機動 中共中央再次被迫實施戰(zhàn)略轉移,同時也意味著中國
兵力。這是蔣介石當時的陰謀企圖”。 共產黨苦心經營十多年的紅色首府將陷入敵人之手。
蔣介石將重點進攻陜北的任務交給了擁有重 同時,作為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在國內外都有較高
兵的“西北王”胡宗南。1947年2月28日,蔣介 的知名度,國民黨如果占領延安將具有巨大的宣傳和
石急電西安綏靖主任胡宗南去南京,表示將要進 象征意義。蔣介石就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收復延安
攻延安。3月12日,國民黨空軍開始飛往延安進 “對政略、對外交,皆有最大意義也”。
行投彈轟炸。13日上午,胡宗南15個旅14萬余人, 面臨軍事和政治上的困境,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
分兵兩路,向延安發(fā)動進攻。再加之馬鴻逵、馬 共中央站在全局高度,從全國戰(zhàn)爭形勢和革命發(fā)展形
步芳部和榆林鄧寶珊部,全部兵力達34個旅約25 勢出發(fā),以戰(zhàn)略性思維向廣大黨員和軍事干部闡述撤
萬人。 離延安的重要作用。
3月16日,毛澤東對趕到延安的新4旅副旅長程悅
長和團長袁學凱說:好多地方來電報,催我過黃河,
中央有個安全的環(huán)境,對指揮全國作戰(zhàn)的確有好處。
不過,我有點想法。其一,我們在延安住了十來年,
一直處在和平環(huán)境中。現(xiàn)在一有戰(zhàn)爭就走,我無顏對
陜北鄉(xiāng)親,日后也不好再見面。我決定和陜北老百姓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