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欧美日韩中文字幕视频不卡一二区|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日韩美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高潮免费不卡电影

 

 

 

 

 

Page 85 - 一號觀察 封面+目錄(2023年)
P. 85

筆鋒掃群丑
                                                                                                          文章護太平


                  同時日本分別于1939年和1940年發(fā)動了掃                           利益,這也是因為英美出于本身利益考慮而希
             蕩重慶外圍的隨棗會戰(zhàn)和棗宜會戰(zhàn),希望國民                                  望中國拖住日本陸軍主力。因此,中國與英國
             政府能盡速投降。在這場危及戰(zhàn)時陪都重慶的                                  簽訂了友好同盟條約,并與英、美等國簽訂協(xié)
             戰(zhàn)役中,國民革命軍第33集團軍司令張自忠將                                 定廢除了部分不平等條約,令重慶國民政府的

             軍殉國。1940年夏,蒙古族也展開了自發(fā)的抗                                國際地位上升。
             日斗爭。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國政府首腦羅斯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正式爆發(fā)。歐美列強放棄                               福、丘吉爾、蔣介石在埃及首都開羅開會,
             了將法西斯國家力量引向蘇聯(lián)的企圖,一反早                                  通過《開羅宣言》,要求戰(zhàn)后日本歸還占領(lǐng)中

             先要求中日和談的態(tài)度,支持中國國民政府進                                  國的所有領(lǐng)土,包括臺灣及其附屬島嶼。至
             行抗戰(zhàn)。世界各地的戰(zhàn)況均有利于法西斯。這                                  1943年12月,日軍在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
             一時期中國也出現(xiàn)了廣泛的悲觀傾向。在這種                                  被迫收縮戰(zhàn)線,華北方面軍停止向抗日根據(jù)地
             情況下,國共兩黨展開了不同形式的宣傳,鼓                                  的進攻。

             舞抗戰(zhàn)士氣。其中三次長沙會戰(zhàn)對日軍造成重                                       無條件投降,是戰(zhàn)略反攻階段。
             大打擊,1941年薛岳指揮的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殲                                     1944年,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敵后軍民在華北、
             滅日軍5萬多人。這一度改變了當時中國國內(nèi)                                  華中、華南地區(qū),對日偽軍普遍發(fā)起局部反攻。
             的抗戰(zhàn)士氣。一些不受國民政府指揮的民兵組                                  與此同時,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卻出現(xiàn)了大潰敗的

             織(如中國共產(chǎn)黨、蒙古抗日游擊隊等)也開                                  局面,先后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
             始逐步壯大。                                                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
                  敵后戰(zhàn)場開始大多為國民黨的地方部隊所                                    日軍在太平洋戰(zhàn)場的形勢惡化,兵力不足
             占據(jù)。另外還有民間與共產(chǎn)黨等抗日團體,而                                  與物資緊缺到驚人的程度:橡膠、鋼鐵被列為

             敵后地區(qū)也成為各抗日武裝的勢力范圍。隨著                                  國家資源,禁止向民間出售;華北地區(qū)的資源
             日本對敵后大規(guī)模掃蕩以及蔣介石“曲線救國                                  生產(chǎn)遭到當?shù)孛癖c八路軍連續(xù)不斷的襲擾,
             ”策略的影響,國民革命軍敵后控制區(qū)大大減                                  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喪失了生產(chǎn)能力。為了取得東南
             少﹐日軍沒有足夠兵力長期守住這些地區(qū)。而                                  亞地區(qū)的物資,必需打通中國沿岸的航線,于

             八路軍、新四軍利用其靈活的游擊戰(zhàn)技巧生存                                  是日本于1944年發(fā)起了豫湘桂會戰(zhàn)。豫湘桂潰
             下來,成為插入敵后的一把尖刀,使敵軍不得                                  敗的同時,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發(fā)動了滇
             安寧。                                                   西緬北大反攻。1944年5月,由衛(wèi)立煌將軍指揮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后,                           的中華民國遠征軍強渡怒江,發(fā)起滇西反攻,

             日本的戰(zhàn)略重心從中國轉(zhuǎn)變?yōu)槊绹?。翌日,?                                 先后攻克日軍堅固防守的松山、騰沖、龍陵,
             國向日本宣戰(zhàn),并呼吁世界各國對日本實施貿(mào)                                  收復(fù)西南失地。成為了日本在中國戰(zhàn)敗的轉(zhuǎn)折
             易制裁。12月9日,中國國民政府正式向德、                                 點。
             意、日宣戰(zhàn)。不久之后,除了與日本保持中立                                       日本戰(zhàn)敗

             的蘇聯(lián)以外,英國等同盟國也對日本宣戰(zhàn)。從                                       1945年2月,英、美、蘇三國首腦羅斯福、
             此中國不再獨立對日作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正式成為                                  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lián)的克里米亞半島簽訂《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一部分。美國加入二戰(zhàn)后,                                  雅爾塔協(xié)定》,規(guī)定在歐洲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三個月
             通過滇緬公路和“駝峰航線”從緬甸、印度向                                  內(nèi),蘇聯(lián)應(yīng)對日宣戰(zhàn)。中國沒有被邀請參加。

             中國運送了大批作戰(zhàn)物資,支持中華民國繼續(xù)                                  由于美英是以犧牲中國的主權(quán)(如承認外蒙古
             抗戰(zhàn)。                                                   獨立),來換取蘇聯(lián)對日出兵的條件,也被稱
                  世界各國的介入對中國而言帶來了巨大的                               為遠東慕尼黑陰謀。


                                                                                                                  81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