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一號觀察 封面+目錄(2023年)
P. 32
特別推薦
“我怕下筆太重驚擾了烈士的英魂,又 “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
怕下筆太輕,描不出他們驚天動地的往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
”清明前夕,某高校10名志愿者來到烈士陵 人的擔當。
園用3個多小時為155位烈士墓碑“描金”, 回首過去,無數(shù)革命先烈以其英勇無
他們蹲在一塊塊墓碑前,用手輕輕拂去墓碑 畏和深明大義,毅然完成歷史交付的使命
上的灰塵,一筆一劃描摹著先烈英名。這是 任務,鑄就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
一份紀念,更是一份傳承。 閃亮燈塔。
“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 展望未來,百年艱辛接續(xù)奮斗,歷史
的幸福吧!”這是前兩年熱播的電視劇《覺 偉業(yè)亙古未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迫切需
醒年代》中陳喬年犧牲時喊出的一句話,讓 要我們勇敢擔當,新時代的英雄史詩必將
無數(shù)人淚目。臨近清明,上海龍華烈士陵園 由我們這一代人完成書寫。
的延喬墓前出現(xiàn)了許多向先烈訴說今日中國 “成千成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
的發(fā)展成就和自己人生“小確幸”的信件。 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
這些信里最常見的一句話是,“希望你們能 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
看到”;而信的落款,往往是“一位普通的 ”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論聯(lián)合政府》
中國青年”。中國青年在這里追思先烈,也 中的號召,依然振聾發(fā)聵,給人澎湃力量。
在這里尋找信仰。 廣大中國青年定不負時代重任,挺膺擔當。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