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009
P. 12
特別推薦
為人民謀利益的實際行動與成績。 的群眾觀點豐富發(fā)展為“六個基本點”,即牢固
始終堅持人民立場與群眾觀點 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觀點,向人民群眾
對一個政黨而言,有什么樣的政治立場與群 學習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干部
眾觀,就會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從根本上看,“相信 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
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 責相一致的觀點,黨要依靠群眾又要教育和引導
場上,是區(qū)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 群眾前進的觀點,進一步說明了中國共產(chǎn)黨為誰
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革命、靠誰革命,為誰執(zhí)政、靠誰執(zhí)政,為誰發(fā)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本政治立場。自誕生 展、靠誰發(fā)展這一根本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
之日起,我們黨就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群
立場與群眾觀點。1921年,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 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唯物史觀是吾黨哲學的根據(jù)?!?922年黨的二大《關 并進一步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要求
于共產(chǎn)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強調(diào),黨應當是“無 全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時候任
產(chǎn)階級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廣大群眾組織起來為無產(chǎn) 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
階級之利益而奮斗的政黨”,要到群眾中去“組成一 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
個大的‘群眾黨’”。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決議指 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
出,共產(chǎn)黨不但是工人階級的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 始終維護、實現(xiàn)與發(fā)展群眾利益
是中國最大多數(shù)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 黨的立場、觀點和宗旨,從來不是玄妙而抽
代表者;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無產(chǎn)階級的先鋒隊;同 象的理論,而是具體而生動的實踐。中國共產(chǎn)黨
時中國共產(chǎn)黨又是全民族的先鋒隊。1944年,在張思 何以獲得億萬人民群眾的擁護?根本原因就在于
德追悼會上,毛澤東同志明確提出了“為人民服務”, 黨來自人民、以人民為靠山、真心實意為人民群
強調(diào)“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 眾謀利益,不但口講,而且實做。近百年來,中
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后來又進一步強調(diào)“共產(chǎn) 國共產(chǎn)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始終把維
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 護、實現(xiàn)和發(fā)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重要
可圖”。到1945年,在《論聯(lián)合政府》報告中,毛澤 位置。
東同志將人民立場、群眾觀點、黨的宗旨緊密聯(lián)系在 建黨初期,我們黨領導與組織工人運動,就
一起,強調(diào)“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 是從改善工人生活和勞動條件的經(jīng)濟斗爭入手,
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 進而發(fā)展到爭取工人民主權利的政治斗爭。在土
團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 地革命和根據(jù)地建設進程中,我們黨著力“解決
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從黨的七大開始, 群眾的生產(chǎn)和生活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
我們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載入 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等群
黨章。 眾關心的一切問題,“打土豪、分田地”“三大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群眾 紀律、八項注意”等生動詮釋了我們黨維護群眾
觀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并不斷發(fā)揚光 利益的實際行動。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
大。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告誡全黨:“共產(chǎn) 以來,發(fā)展經(jīng)濟、改善民生始終是社會主義建設
黨就是要奮斗,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 與改革的一條主線。我們黨把握“大事”與“小
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 事”的辯證法,始終重視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的切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diào)“領導就是服 身利益問題,帶領中國人民先后實現(xiàn)了由溫飽不
務”。1990年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 足到溫飽、由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并
聯(lián)系的決定》在重申人民立場與群眾路線基礎上,將黨 即將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黨的十八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