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鐵庫在青年街小學雷鋒展室給師生講雷鋒故事。汪立文攝
“一滴水、一顆釘、一束光,雷鋒從未遠去……”深秋,遼寧省遼陽雷鋒紀念館,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時常到此義務(wù)講解。雕像、書刊、照片……文物背后的故事,他如數(shù)家珍。這位老人就是退役軍人吳鐵庫。
遼陽雷鋒紀念館始建于2003年,后搬遷至弓長嶺區(qū)擴建,至今已接待參觀者近百萬人次。館內(nèi)有一間個人收藏展廳,擺放著698件文物,全部為吳鐵庫無償捐贈。他說,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他希望有更多人了解雷鋒、學習雷鋒。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1963年,在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發(fā)表后,全國掀起向雷鋒同志學習熱潮。當時12歲的吳鐵庫正在讀小學,幾乎每天都能在校園中聽到與雷鋒有關(guān)的歌曲和故事。一次上課時,老師講道:“做好事不是為了得到表揚,只要你做了,就是個高尚的人?!眳氰F庫牢牢記住了這句話。
吳鐵庫讀到的第一本關(guān)于雷鋒故事的書籍,是哥哥吳鐵良帶回家的《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俺绨堇卒h,就想多去了解他的故事。”吳鐵庫說,從那以后,他愛上了閱讀有關(guān)雷鋒的書刊。
1972年冬天,在雷鋒精神激勵下,吳鐵庫應(yīng)征入伍。服役期間,他刻苦訓練、表現(xiàn)突出,當班長、入黨,被評為“學雷鋒標兵”。1978年,吳鐵庫退伍回鄉(xiāng)。那時,他已收藏200多件與雷鋒有關(guān)的書籍、畫冊、紀念章等物品。
“退伍后,我有了更多收藏的時間?!眳氰F庫說,幾十年來,他到過北京、上海、長沙等地的舊書(物)市場。有一次,他聽說上海一位藏友有一本1961年雷鋒生前出版的宣傳雷鋒小冊子。當千里迢迢趕到那里時,他才得知早已有人“捷足先登”。后來,聽說濟南一位藏友手中還有一本時,他連夜坐火車趕過去,如愿獲得藏品。
“收藏不是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弘揚雷鋒精神。”吳鐵庫告訴記者,2004年,在有關(guān)部門支持下,他出資建設(shè)雷鋒紀念館,面向大眾免費開放。2011年,雷鋒紀念館改建,吳鐵庫捐獻藏品??⒐ず?,紀念館為吳鐵庫設(shè)立個人藏品展廳,并聘請他擔任義務(wù)講解員。
“學習雷鋒要從娃娃抓起?!边|陽市青年街小學距離吳鐵庫的家僅幾百米遠。平日里看著孩子出入學校,吳鐵庫萌生了為學校捐獻藏品、建設(shè)雷鋒展室的想法。當他與學校領(lǐng)導溝通時,校領(lǐng)導欣然同意。
2012年12月,青年街小學雷鋒展室建成,吳鐵庫被聘為名譽校長。自此,他定期到學校給師生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目前已為該校培養(yǎng)100余名“小小雷鋒講解員”。
多年來,吳鐵庫還到各地宣講雷鋒精神。2017年3月,他受邀赴朱日和訓練基地,進行為期7天的藏品巡展和雷鋒故事宣講?!爸鼗剀姞I,我不僅看到年輕戰(zhàn)友馳騁沙場的火熱訓練場景,也聽到他們傳承雷鋒精神、為人民服務(wù)的感人故事,感到特別欣慰?!眳氰F庫說。
“一件件藏品,一個個故事,書寫著一位民間‘紅色收藏家’的默默堅守。雷鋒故事、雷鋒精神,隨他巡展宣講的腳步,一路生花。”吳鐵庫被評為遼陽市首屆“學雷鋒標兵”時,一位老戰(zhàn)友給他寫下這樣的寄語。
據(jù)了解,這些年,吳鐵庫共捐獻2000余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