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讀史明鑒 >瀏覽文章
在(上)集里,我已經(jīng)通過了《淞滬烽火——十九路軍“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中蔣光鼐與蔡廷鍇將軍以及其他參戰(zhàn)將領的回憶與蔡廷鍇將軍的《日記》,還有蔣介石個人史料證實了,淞滬抗戰(zhàn)其實就是“不抵抗的抵抗”。所謂“不抵抗”是指蔣介石派何應欽與張靜江來要求十九路軍撤退30公里,然后將防區(qū)交給只有數(shù)千人的南京憲兵團之史實;所謂“抵抗”則是指十九路軍“違抗”了蔣何的這個命令。同時,也是天注定,1932年1月27日夜,何應欽、朱培德又發(fā)來急電:“著該軍忍辱求全,避免沖突,萬勿妄動,妨害國家大計”(《淞滬烽火——十九路軍“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第35頁),蔣、蔡兩將軍迫于壓力準備向蔣、何妥協(xié)時,日軍卻28日晚主動“送上門來”——突襲第十九路軍閘北區(qū)壽年部。如此,才最終使得壯懷激烈又鼓舞全國人心的淞滬抗戰(zhàn)打了起來——就在前一天白天,蔣、蔡已準備與憲兵團進行換防交接,但是憲兵團似乎因交通原因才來了一個營(第6團),蔣、蔡出于軍人責任心當然拒絕接防,因此時早已診得情報,日軍發(fā)難在即,兩將軍早就洞察一切,并處理得當,可謂有勇有謀。
更湊巧的是,此時蔣介石因內(nèi)憂外患而被迫下野,政府工作由當時還持堅決反抗的汪精衛(wèi)主持,所以才沒有釀成第二個“九一八”——冥冥之中,老天爺心中有數(shù)。
但即便如此,世人皆知,國粉與蔣粉面對無可辯駁的史實時通常會祭出一種“大殺器”,那就是——“第十九路軍是疑似赤化分子,不可信”。這話似乎有點道理,因為翌年1933年蔣光鼐和蔡廷鍇就在福建建立了“中華共和國”政權并與紅軍結成了同盟…….基于此,是時候請出下面兩位根正苗“藍”(共產(chǎn)黨是紅色,國民黨的就是藍色)的蔣氏信徒——那時候絕對還是。
淞滬抗戰(zhàn)是“先有十九路軍違令(不抵抗)在前”,而中央軍后來的參戰(zhàn)則是——
二、后有被逼抵抗在后——中央軍主動請戰(zhàn)
1、張治中將軍的請戰(zhàn)
戰(zhàn)爭之幕既揭開,這時,蔣介石雖已退職在野,但鑒于當時形勢,也曾發(fā)出一道通電。但是我看到令人憂慮的情形:十九路軍單獨在滬作戰(zhàn),孤軍奮戰(zhàn)難以久持,應該予以增援。同時,有黨內(nèi)反對派的人在上海就說中央看著十九路軍打光,按兵不救。蔣是2月初由洛陽到浦口,我去迎接他,我就表示我的意見:“我們中央的部隊必須參加淞滬戰(zhàn)斗才好,如果現(xiàn)在沒有別的人可以去,我愿意去?!笔Y說:“很好”馬上關照軍政部長何應欽,即調(diào)動散駐京滬、京杭兩線上的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兩師合成為第五軍,命我率領參戰(zhàn)。(《淞滬烽火——十九路軍“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第46頁)。
2、宋希濂旅長的請戰(zhàn)
當時我任陸軍第八十七師第二六一旅旅長,下轄第五二一、第五二二兩團,駐在南京的小營、馬標一帶。全旅官兵深感形勢嚴重,非奮起抗戰(zhàn)將無以圖存,對十九路軍的英勇抵抗,寄以深切的同情,一致要求立即開赴上海參戰(zhàn)。我代表全旅官兵,于1月30日下午3時到三牌樓軍政部見何應欽,陳述官兵請求開往上海參戰(zhàn)的強烈愿望。何應欽聽了后,不僅沒有絲毫興奮的表情,反而板著面孔對我說:“十九路軍不聽命令,叫他們撤離上海他們不撤,反而同日軍打起來了,破壞中央的整個政策(按即對外妥協(xié)、對內(nèi)用兵、對人民壓迫的政策),弄得很難處理,你們還來要求開往上海參戰(zhàn)嗎? 這是不行的?!蔽液退麪幷摱啻?,都遭到他嚴詞拒絕,不得要領。
我乃返回旅部,于是晚7時召集全旅連長以上干部開會。
我將何應欽不答應本旅開往上海參加抗戰(zhàn)的情形傳達后,大家情緒異常憤激,發(fā)言者甚多,有的聲淚俱下地說:“國家養(yǎng)兵千日,用在一旦,今敵人打進大門來了,友軍已奮起抵抗,我們反而袖手旁觀,難道要叫我們當亡國奴嗎?”最后決議由旅長率營長以上干部向何應欽再度請愿,務要達到目的。
當晚11時,我率干部三十余人,乘一輛大卡車闖進南京鼓樓斗雞閘一號何應欽住宅,向何再次請求開往上海參戰(zhàn)。他沒有想到半夜里突來這樣多的人,感到十分尷尬。一開始大家還是很有禮貌地向他陳述官兵的抗日要求,請他準許本旅開往上海支援十九路軍作戰(zhàn),但何應欽仍然拒絕,態(tài)度頑固,說什么“日本現(xiàn)在是世界上頭等強國,工業(yè)發(fā)達,擁有現(xiàn)代化的陸??哲?。我國沒有自己的工業(yè),機槍大炮都不能造,一 切要從外國買來;國家沒有真正的統(tǒng)一,各地方軍閥口頭上擁護中央,實際上各自為政,又有共產(chǎn)黨到處搗亂,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形勢,怎能同日本人打呢?……”
【筆者注】:何應欽這種言論眼熟不?請看下圖:
(蔣介石1932年1月11日奉化武嶺中學講話“三日亡國論”)
按某楊姓“蔣介石第一人”最喜歡的“版權論”,何應欽這個蔣介石的忠實FANS的言論的原創(chuàng)是不是來自蔣公???
繼續(xù)引用原文…….
何應欽說了一大套亡國謬論,大家聽得不耐煩了,就向他質(zhì)問,態(tài)度很激昂。記得有一位營長王作霖(陜西人,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yè))說得最為扼要動人。他說:“我是部長的學生,也跟部長當過參謀,我聽過您多次的講話,您總是勉勵大家當軍人的要保衛(wèi)國家,愛國愛民,才算是克盡了軍人的天職。但是九 一八事變喪失了整個東北,我們采取不抵抗政策,全國人民都罵國民政府喪權辱國,罵我們軍人無恥,現(xiàn)在日本人打到大門口來了,我們還不起來抵抗,這同部長平日對我們教導的話,是多么不相稱呢?難道作為我們的老師(何應欽任過黃埔軍校的總教官、教育長等職),作為我們的長官,竟要我們甘心當亡國奴嗎?我們是決不愿意當亡國奴的!”
這些話說得何應欽啞口無言。隨后大家紛紛發(fā)言,一致表示抗戰(zhàn)的決心。僵持到深夜1點多鐘,何應欽看到大家情緒激昂,言之有理,知道單純用高壓手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于是他站起來,以和婉的態(tài)度和語調(diào)對我們說:“現(xiàn)在南京空虛(筆者注:說得太好了,南京為何空虛?還不是你的百萬大軍全去了江西剿共?),明天一大早你們就開到幕府山、獅子山、下關一帶,對江面嚴密警戒。我即調(diào)第二五九旅從徐州開回來,等第二五九旅到達后,視情況的發(fā)展,如有必要,再派你們這個旅開往上海參戰(zhàn)?!?(《淞滬烽火——十九路軍“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第60-62頁)。
三、其他自發(fā)的愛國參戰(zhàn)
1、廣東空軍請戰(zhàn)——真正的中華空軍首戰(zhàn)外敵
在這場劇烈的戰(zhàn)斗中,我駐廣東空軍有部分愛國志士,激于義憤,紛紛請纓參加抗日作戰(zhàn),他們自動組織志愿機隊,由隊長丁紀徐率領,飛經(jīng)南昌、杭州、晨襲黃浦江上的敵艦,敵海軍旗艦“出云”號被炸受傷。這也反映了全國軍民同仇敵愾、滿腔熱情,沖破層層阻撓,支援十九路軍淞滬抗日戰(zhàn)斗。(《淞滬烽火——十九路軍“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第24頁之《十九路軍一二八淞滬抗日戰(zhàn)爭回憶》/梁岱,廣東臺山人。廣東陸軍速成學校、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3期畢業(yè),時任第19路軍第78師156旅6團副團長)。
【筆者注】:實際上“出云”號為十九路軍的敢死隊潛入江中用水雷炸傷,不過相信支援的廣東愛國空軍也參與了此役,在《蔡廷鍇日記》中大概是2月20日時仍有“聞我空軍正在作戰(zhàn)”一語,因此,可據(jù)信由民族英雄丁紀徐(東莞麻涌漳澎村人,空軍上校,時在粵在空軍總部任第二隊隊長)所率領的這一支志愿隊應該參與了整個淞滬抗戰(zhàn)的戰(zhàn)斗。如果筆者沒有查錯,那么這應該是中華空軍對外的第一次鷹擊長空!是中國空軍值得永久紀念的光榮時刻!
壯哉!可歌可泣——今天咱們的媒體老是把當時在中國推銷美國戰(zhàn)機的退休飛行員羅伯特·肖特的事翻來覆去的講,而矢口不提我廣東志愿空軍戰(zhàn)士,是何故也?美國義士當然值得歌頌,可我們自己的民族英雄呢?
中國人到底怎么呢?
2、宋子文稅警團與孫中山“靖難”真正功臣莫雄
宋子文一直是個堅定的抗戰(zhàn)派,此事本文不再贅述,稅警團是他的私人武裝并且參與了淞滬抗戰(zhàn)這事雖然鮮有提及,但相信知道的人還是不少的。總而言之,正像“閘北第一槍”中,當日軍猝然攻擊時,第19路軍第78師156旅6團副團長梁岱部正在為換防“扯皮“的憲兵第6團那一營人一樣,該營也迅即義無反顧地端起槍投入了戰(zhàn)斗,并與友軍打退了敵人的第一波攻勢。稅警團在淞滬抗戰(zhàn)中也同樣義無反顧地配合了友軍完成了守土有責的軍人的使命,也作出了重大的犧牲。而他們的領導者——原來的領導者,宋子文心腹王庚,公子哥出身,在淞滬抗戰(zhàn)期間竟然還有心情跑去日租歌廳跳舞而被日軍拿獲,并被搜走了絕密作戰(zhàn)地圖,可恥!可悲!可恨啊~!(《淞滬烽火——十九路軍“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記述了當時的上海戲劇團有人編練了《王庚獻地圖》的話劇以諷刺)。
真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正是在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劇情”下才引出本篇章中的主角,在王庚被捕后臨危受命的稅警團戰(zhàn)時指揮官——莫雄。
廣東清遠英德人,辛亥革命老將,在民國期間的數(shù)十年戎馬生涯中,轉戰(zhàn)寧、瀘、贛、閩、滇、黔、粵各地,驍勇善戰(zhàn),屢建戰(zhàn)功,參加過著名的黃花崗起義、護國討袁、討伐陳炯明和北伐戰(zhàn)爭,從士兵到將軍,歷任連、營、團、旅、保安司令、師長等職。百死一生,德高望重,在國民黨中素有“莫大哥”之稱。
他,才是孫中山的“郭子儀”——1922年的“六。一六”陳炯明兵變中,蔣公介石陪同孫中山在“永豐艦”(后來的中山艦)上“游戈作戰(zhàn)”20多天的事成為歷史美談,今人皆言其忠義仁勇、膽識過人、有情有義,包括他冒著危險上岸為孫中山“買面包(吃的)”的典故,眾生嘖嘖美詞,大有視其可媲美“關圣帝”之勢。而蔣亦是因此次的“陪同”才真正進入了孫中山的眼簾。我們相信,個性突出以及正苦于無人可用的孫中山當時肯定也讓蔣在參與了應對決策與作戰(zhàn)指揮。但是,任何有正常邏輯思維的人都應該能想象到,僅僅只是陪同與照顧,是不可能幫助孫中山轉危為安的,更多的只是精神上的支持。當時的孫中山最迫切需要的,是軍事上有力的反擊,擊退陳炯明奪回廣州,也就是岸上的軍事行動。
那么,是誰在行動?
答:正是上圖中那位如風中殘燭貌不驚人的“莫大哥”。
關于他如何在1922年12月下旬以“單騎救主”救主的方式,進入廣西說服滇桂軍閥組成聯(lián)軍出兵廣東,并親任指揮官率領軍隊身先士卒地擊退陳炯明,從而幫助孫中山保留了他的最后“凈土”廣州的傳奇故事本文不再闡述。僅作拋磚引玉,竊念以此讓人們懷想起、并記住這位真正的孫中山“靖難”孤膽英雄、大功臣,真正的脊梁骨,他的傳奇故事還有很多,包括他與中共特科的故事,他又單槍匹馬營救美國飛虎隊員的故事…….
而筆者認為他最應該被人記得的,是他一生至死都堅持的原則: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堅決抗日反蔣——了不起的“莫大哥”——仍然值得我們敬崇!致敬!
四、赤膽忠心向胡天——蔡廷鍇
蔡廷鍇將軍,“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中的真正主角,實際作戰(zhàn)行動的指揮者,他的戰(zhàn)時《日記》讀罷真是悲憤莫名,為將軍所受委屈屈辱而不平,但卻更為將軍的視死如歸與堅定的抗日意志而感動?,F(xiàn)代戰(zhàn)爭中,最殘酷最難打的就是城市巷戰(zhàn),十九路軍作為“雜牌”第一次對日作戰(zhàn)就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打得日軍4易其帥,33天的戰(zhàn)斗中迫使其從6000人逐次增兵到近10萬人(兩個師團的增援,至少也有7、8萬人),3次主動求停戰(zhàn),日軍此種表現(xiàn)…….我無意非此即彼,但是淞滬抗戰(zhàn)中國軍隊的表現(xiàn)確實遠勝“抗日第一戰(zhàn)(役)”——由東北愛國將領馬占山領導的“江橋抗戰(zhàn)”,以日軍種種不堪及雙方實力之差距,何以能言“勝”也?誰無恥說”三日“就亡國的?
更值得我們后人總結、反省的是,當2月底日軍增兵10萬人并登陸我軍后方瀏河鎮(zhèn)時,蔣光鼐與蔡廷鍇將軍果斷決然選擇退居常熟第二防線,蔡將軍則指揮了整個撤退行動,在撤退之時他組織了“ 收容隊”主動向日軍發(fā)起進攻,成功迷惑了日軍,使得我軍保證了有生力量——可見日軍對十九路軍的“恐懼”,絕非虛言。可嘆的是,“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作為1937年“淞滬會戰(zhàn)”的預演,蔣公介石這個自比當代孫武的總指揮在撤退時卻絲毫沒有學到十九路軍的經(jīng)驗,盲目與日軍拼“添油”戰(zhàn)術(實際上還是癡心妄想列強出面調(diào)停),直到最后軍隊戰(zhàn)斗意志崩潰才來撤退,而撤退時也毫無章法,只說讓大家往南京走(《李宗仁回憶錄》),可憐我20萬為守土而被打殘的愛國軍人走在大馬路充當日軍飛機的活靶子,被炸得死傷甚眾,何其慘烈!最為可恥的是,當他們終于死里逃生到達南京時,蔣介石的愛將胡宗南因未知悉有退兵命令,誤以為這些傷兵是逃兵,在下關下令炮擊這些軍人!一時間落水溺死者甚眾!由此”失誤“可知,蔣介石純系“假抗戰(zhàn)”,其冷落無情簡直到了滅絕人性的地步!
情緒的話就不多說了,來一起再重溫一下蔡廷軍的戰(zhàn)時《日記》,體會他在生死一瞬間的戰(zhàn)場上的英雄氣概,以及他因連續(xù)熬夜20余天指揮作戰(zhàn)而中了“煤炭毒”(整夜坐在煤爐旁邊)的痛苦,還有《淞滬停戰(zhàn)協(xié)定》簽訂后他仍然“一意孤行”的要組織反攻(后被蔣光鼐勸止),還有停戰(zhàn)后心里仍記掛著滯留在江邊傷重未愈的日艦“出云”號——找人炸沉它的嘗試,錚錚鐵骨、赤子之心,此為最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而最重要的是…….蔣介石指示“不抵抗”的手令,且讓無風來揭曉,楊姓專家最喜歡講“直接證據(jù)”,那我就慷慨給予你。
2月11日,天氣晴朗,雪融甚冷。日上三竿,敵機已來臨,炸我真如軍部,外衛(wèi)兵已犧牲數(shù)名,軍需及慰勞品亦有損失……午后往閘北巡視,至鄧旅長志才旅部,著同時往前線偵察。到達最前線,看見敵兵作預備放姿勢,我勇敢的士兵也如是,距離敵守兵僅四五十米達,我則躲在步哨側邊站立而望。因我身材過高,敵竟不客氣連放數(shù)槍,哨兵則以最誠懇的態(tài)度請我不可太露目標。說話尚未完;敵以輕機掃射,傷及鄧旅長護兵二名,我左脅下軍服亦被穿破??赐觊l北,再往虬光路巡視,黃昏后即回,是日無劇戰(zhàn)。
22日下午6時,意大利代辦齊亞諾來會,我為外交關系即答應,請其依期來部。他依時到來,誠懇與其周旋,他亦滿意,對我直白恭維,并詢我是否系政府命令對日抵抗,但我不懂外交體材,思索兩分鐘,即答他說:“日本無故占領我東三省尚不足,仍向我沿海各大商埠不斷地挑釁,我軍守土有責,奉命衛(wèi)戍京滬,外敵來犯,當然一面抵抗,一面報告。衛(wèi)戍二字,就是保護疆土,就是命令。如果敵人無故侵犯入我警戒線,不抵抗即是失職,喪師失地,就要受政府軍法裁判。未知貴國有此法律否?如何責任。我不大明了?!彼笮ΨQ是是,是是。他又問:“何以日本侵占滿洲,該處軍隊又不照閣下如此抵抗呢?是政府不允東三省駐軍抵抗嗎?”我為國家體面計,不想令東北當局難過,我再答他說:“當時東三省情形與環(huán)境不同,負責守土的最高級人員或有困難之處,也不可料?!奔s談一小時,歡辭而去。
3月7日,天氣溫和,晨早起床,無特別事,即往外出散步,順便到六十師觀其作業(yè)。10時回部,身體發(fā)熱,喉起紅白點,甚是痛苦,即著軍醫(yī)處馬處長到來診斷。他說:“你烘煤火過多,已中了煤炭毒氣,須靜養(yǎng)?!?/span>
9日,天氣甚好……前后戰(zhàn)事已見停頓,成不戰(zhàn)不和之局,今我確實討厭,我即向蔣總指揮請示,如果三天內(nèi)和戰(zhàn)問題無一個總解決,我決定向敵反攻。他答說:“凡事請不可看得太容易,請你平心靜氣,聽候當局處置。他要我軍進則進,萬不可輕舉妄動?!彼热蝗绱吮硎?,我亦暫置之。惟離開部隊日久,決定分日檢閱各部隊。
5月2日9時,吾妻及最天真的紹廬女兒來到了,現(xiàn)我住址未定,著其在某旅社暫寓。據(jù)范志陸兄來與我密談:“此次后方所辦炸敵之某旗艦,因黃浦江潮水漲落未定,水手不知海底炸藥已被水流橫,爆炸已不準確,至為可惜。如果300磅炸藥不流開五米達,該敵旗艦就會片甲不留了。最可惜水手一名(最得力能在水底4小時),下水炸敵艦時一去不回,定必系被炸藥波及陣亡。現(xiàn)在我們又有一個最好辦法,如能成功,收效甚大。”我即再問他仍有何辦法?他說:“敵方亦有革命黨,聯(lián)合高麗革命黨向我們接洽,待敵方開某會之時,仍以炸彈對付。但他每人也要安家費數(shù)千元,成功后,仍要路費數(shù)千元,可否與其密商,請你決定?”我說,現(xiàn)在停戰(zhàn)協(xié)定已將簽字,如果系間接辦理,不成問題,如系直接,恐事情不密,就會弄成國際交涉。他說:“絕對間接與秘密,對我軍毫無影跡,請你放心。”我們兩人正談得津津有味之時,忽然傳達兵來報上海大幫記者來會,范君即收口不言,即著傳達請其到會客廳,我隨即與記者相見。各記者開口即問:“上海停戰(zhàn)協(xié)定就將簽字,請問將軍有何觀感?”我說:“停戰(zhàn)協(xié)定乃政府事,吾輩身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此時亦無甚么意見發(fā)表?!彼麄冇謫枺骸疤日f一簽訂喪權辱國條件,將軍又將如何?請見告。”我說:“倘政府不顧國家民族主權,與敵簽訂不平等條約,我站在國家民族上,當然反對?!?/span>
蔡廷鍇在即將離開蘇州調(diào)赴福建前,與徐銘鴻來滬與史量才長談,并將“一二八抗戰(zhàn)”爆發(fā)前何應欽、張靜江的勸阻以及1月27日何應欽多封“萬勿妄動”以及1月28日戰(zhàn)爭爆發(fā)到3月1日日軍于瀏河登陸,不得不后撤時,蔣介石的手令、何應欽的談話、訓令、電話記錄等,全部交史量才閱看。當然,在那時情況下,都是不能發(fā)表的,臨行前,蔡對蔣說:“我從部遵從蔣的命令,當然不能留在蘇州這塊蔣的心腹之地,但抗日志愿矢志不忘”?。ā朵翜榛稹怕奋姟耙弧ざ恕变翜箲?zhàn)》第127頁《上海地方維持會回憶錄/馬蔭良》)。
筆者注:上述馬蔭良先生提到的蔣、何手令與秘電如下:
?、訇惒块L名樞、何部長應欽、羅部長文干致蔣總指揮元未電云:“介公刻到浦鎮(zhèn),召弟等指示滬事,以十九路軍保持十余日來勝利,能趁此收手,避免再戰(zhàn)為主”。
?、诤巍㈥惒块L致蔣總指揮元西電云:“蔣介公之意,我軍進攻,無如如何犧牲,不能達到目的,在全般計劃未定以前,仍取攻勢防御等語特達,希查照”。
?。ā朵翜榛稹怕奋姟耙弧ざ恕变翜箲?zhàn)》第262頁)
不抵抗的證據(jù)何其多也?可悲的是第十九路軍抗日御侮有功卻分賞未得,被扣留民眾捐款后還要遭到殘酷的肢解命運——因為蔡將軍的擔心變成了事實,此后蔣介石對移駐福建的十九路軍中的投機分子展開“錢色攻勢”,與中原大戰(zhàn)中分化閻錫山與馮玉祥部如出一轍,正是因為這樣,曾經(jīng)表現(xiàn)出強悍戰(zhàn)斗力的十九路軍在1933年才會迅速土崩瓦解,此是后話,容后再提…….
筆者注:哪位專家還覺得不夠過癮,請在西征網(wǎng)本人連載中查“重磅披露:《蔣介石1932年撰文日本<中央公論>闡述不抵抗主義》”,明確不抵抗主義就是他的既定國策。
五、生榮死榮——十九路軍烈士追悼會
5月5日(蔡廷鍇日記)
總部決定駐蘇州城內(nèi),各方面來助人員及義勇軍亦給資遣散,追悼會約在本月中旬舉行。我乘暇挈吾妻兒往無錫、鎮(zhèn)江等處游玩。一星期回來,追悼大會籌備完竣,擇5月16日舉行。政府派居正院長來祭,參加各機關民眾團體約4萬人,情形甚為悲壯。廖夫人何香凝在演說時,放聲大哭,我珠淚亦難忍,而全場亦極悲痛。祭文挽聯(lián)極多(已載于追悼大會刊物),午后3時始散會。各種事宜已辦妥了,我軍為國家民族生存而抗戰(zhàn),可憐全國人民力竭聲嘶敦促政府抗戰(zhàn),政府那時無決心,無準備,似屬可恨。至于各黨各派又無精誠團結,就是國民黨本身亦四分五裂,叫人團結,淡何容易。
(19路軍與中央軍第5軍、以及日軍的陣亡統(tǒng)計表)
最后用張治中將軍在淞滬抗戰(zhàn)中的一段記述結束此章:
我駐在常熟縣東南的東塘墅大約一個月……使我感情不已的,是過去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愷先生的夫人何香凝同志(在黃埔我們都尊稱他師母),她特地來我軍駐地…….在這以前,即在“九一八事變“后,她曾寄給我一封信,送來女子褂子一件,要我轉達黃埔學生的將領,并附近詩一首:
枉自稱男兒,甘受倭奴氣;
不戰(zhàn)送河山,萬世同羞恥。
吾儕婦女們,愿往沙場死;
將我巾幗裳,換你征衣去。
?。ā朵翜榛稹怕奋姟耙弧ざ恕变翜箲?zhàn)》第58頁)
謹以此文代表作者祭奠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中,光榮屬于粵省軍人的驕傲第十九軍與中央軍第5軍將士烈士們!以及其它所有愛國抗戰(zhàn)的人士與勇士們,民族氣節(jié)!永垂不朽!浩氣必千古長存!致敬!
而恥辱,留給無恥的懦夫賣國賊。
責任編輯:擱 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
無風即風,專欄,名家
西征網(wǎng)專欄作家?!度毡兢味鞴Y介石》作者,人稱無風。無黨派人士,久經(jīng)考驗的愛國主義青年,蔣介石與國民黨史料的收集愛好者,寫作原則:盡量讓史料自己說話,以及把碎片化的史料連接起來。自稱是一個復仇者,大言不慚要把被扭曲的歷史再扭轉過來。
入駐時間: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