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直擊西方 >瀏覽文章
布林肯終于到中國了,再不讓他來,門鈴都快要被摁碎了。
能在父親節(jié)當天趕到中國,布林肯確實也辛苦了。
美國國務卿上一次訪問中國,還是在2018年10月,那時蓬佩奧在北京只呆了四小時左右,見到了楊潔篪主任,然后被送走了,連飯都沒留他吃,場面要多冷清就有多冷清。
布林肯此行跟他的前任一樣,也不是由中方發(fā)出邀請,而是“中美雙方商議決定”。
但布林肯在中國的逗留時間和行程內容要比蓬佩奧豐富得多,中國在接待方面也是中規(guī)中矩。
沒有紅地毯,只是沒有“加分”而已,而不是虧待布林肯。
有的人還以為蓬佩奧之前的國務卿訪問北京都有紅地毯,想多了。2017年,剛任不久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訪問中國時,也沒有紅地毯。
簡單說,布林肯此次訪華得到的禮遇比蓬佩奧要高,但比希拉里要低。
希拉里作為國務卿訪華時,她是有加分項的(紅地毯),希拉里嘴多甜啊,很會說話,她說“中美兩國相互依存,要善于化解分歧……”
難道希拉里對中國就不惡毒?但這是另外一回事。你會說話,你當然能夠為自己加分。
也就是說,面子是國務卿自己找來的,也是國務卿自己丟的。
所以,圍繞紅地毯做文章是沒有必要的,接下來中美關系要如何發(fā)展,重實質,而不是重外表。
換句話說,中方要看美方的實際行動,而不是表面文章。
美國政府也不要再幻想對中國采用“從實力地位出發(fā)”的政策,因為中國根本不吃這一套。
“從實力地位出發(fā)”作為一項政策,起源于英國,“發(fā)揚”于美國,對象是各個忍受被它欺負的國家。
北約就是“從實力地位出發(fā)”的產物,成員國家哪一個不是受到美國不同程度的控制。
當戴高樂的法國不想接受美國的“從實力地位出發(fā)”政策時,法國就退出了北約軍事機制。
美國當然希望全世界都接受“從實力地位出發(fā)”政策,這樣它就可以號令天下,因為美國是全球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
然而,當美國實力不如英國的時候,它接受“從實力地位出發(fā)”嗎?
不,美國要跟英國斗爭,只有斗爭才能擺脫英國,取代英國。美國海軍憑什么就不能比英國海軍強大?美元憑什么就不能比英鎊強勢?
至今,有的人卻還動不動拿“中國綜合實力不如美國”來分析中美關系,他難道不知道中國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美國:美方不要幻想“從實力地位出發(fā)”和中國打交道,中美兩國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發(fā)展彼此關系。
這不是實力對比的問題,而是斗爭意志的問題。
如果美國不斗爭,就只能永遠屈服于英國之下,它還能有今天?要不就是另一個加拿大,或是大號的阿根廷。
再則說,如果要是天天念著“中國綜合實力不如美國”,見到美國人就自矮三分。那么,抗美援朝也不用打了。
當年,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志愿軍戰(zhàn)士用鮮血和生命打出了中國幾代人的和平和尊嚴。
今天,我們還有理由不敢跟美國斗爭?
有斗爭,才有合作;有斗爭,美國才會跟你講道理。
而一些美國政客和媒體,還是想著“從實力地位出發(fā)”跟中國打交道。
看看那些美國和英國媒體,還不是那副陰陽怪氣的嘴臉,布林肯的前途有這么灰暗嗎?
還有在美國罵街的,比如那個特朗普的前國師班膿,他罵布林肯得到了“外交零禮遇”,氣到跳腳。
它們?yōu)槭裁匆獙χ袊M行長期的各種各樣的歪曲描述?從不說中國哪里好,承認中國優(yōu)秀很難嗎?
說白了,就是美國及西方接受不了中國的發(fā)展。
它們總是喜歡居高臨下地要中國接受:你不能做這些事,你必須做那些事。
在美國眼中,什么是中國不能做的事?
國家統一、科技發(fā)展、軍力提升、話語權增大、貨幣流通程度提高、核武庫增加,甚至是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什么是中國能做的事?
向美國提供物美價廉的生活消費品、向美國輸入科技人才、模仿美國的政治制度、照搬美國意識形態(tài)、崇拜美國文化、最好能自我解體成幾個小國家。
有人說這不就是蘇聯嗎?對啊,“從實力地位出發(fā)”就是冷戰(zhàn)時期西方最重要的政策。
如果美國今天對中國還抱著“從實力地位出發(fā)”政策不放,那么,就是要搞繼續(xù)搞冷戰(zhàn)。
布林肯這些美國主要政治人物最好能看清時代的發(fā)展方向,中國也早已不再是那個被八國聯軍打得滿地找牙的中國了。
美國再用冷戰(zhàn)思維對處理中美關系,那注定是刻舟求劍。
中美兩國之間問題已經積累多年,而且越積越多。布林肯這次過來,只能先易后難,先從容易解決的問題入手。
什么是布林肯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就是政治色彩比較淡薄,而美國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
比如,中美之間的航班數量如何增加?如果不一步步地增加到正常水平,那么,機票價格就降不下來。中國奉行對等原則,美國要是繼續(xù)將政治因素摻雜其中,那么雙方航權談判也難有進展。
這就要看布林肯的誠意了,如果他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還談什么解決大問題?
再比如,中美合作禁毒,這也是美國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2022年8月5日,中方為什么宣布“暫停中美禁毒合作”,就是因為佩洛西事件。
而美國卻跟中國耍無賴,倒打一耙說中國不負責任。
6月8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是怎么回應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對中國的無理指責的?
他說,美國政府為什么忘恩負義,無理制裁中國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和國家毒品實驗室等機構,并多次起訴、制裁中國企業(yè)和個人,嚴重破壞雙方的禁毒合作基礎呢?美方究竟是要尋求通過合作來解決國內的毒品問題,還是把打壓遏制中國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呢?你可以去問一問伯恩斯大使。
忘恩負義,就是美國的嘴臉。
美國如果想要跟中國恢復禁毒合作,布林肯這次必須要有明確態(tài)度,解除對中國相關單位和企業(yè)、個人的無理制裁。
航班、禁毒等問題其實并不是政治問題,而是美國強行用政治因素裹挾了這些問題。
所謂先易后難,就是說美國首先要將民間問題解決好,讓中美兩國人民交流恢復正常,這對美國人民也有好處。
比爾.蓋茨為什么能到高規(guī)格待遇,就是因為他是理性的美國民間人士代表。
布林肯現在需要的是做些實實在在工作,而不是夸夸其談。
布林肯別動不動就喊什么“價值觀”,中國作為一個五千年文明古國,在價值觀方面,美國卻要教中國如何做事,想想不覺得可笑嗎?
眼高手低,徒有其聲不見其行者,必定一事無成。
要想讓中美關系能夠平穩(wěn)發(fā)展,布林肯要懂得一句中國古話: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再免費送一句:多行不義必自斃!
責任編輯:擱 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