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直擊西方 >瀏覽文章
眾所周知,巴爾干半島向來被稱為歐洲火藥桶,只要有一點火星,稍有處理不慎就會變成一場接著一場的戰(zhàn)爭。
1999年科索沃戰(zhàn)爭,導(dǎo)致科索沃地區(qū)被從塞爾維亞肢解出來,儼然成為了歐洲一個戰(zhàn)爭黑洞。
俄烏軍事沖突期間,西方又開始折騰塞爾維亞,馮德萊恩10月28日親自出馬跑到塞爾維亞南部城市尼什,視察由歐盟出資7000萬歐元援建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天然氣管道樞紐。
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在機場為她送上一束鮮花,馮德萊恩帶來的禮物是歐盟提供給塞爾維亞1.65億歐元的額外能源補貼。
一向喜歡用價值觀敲打塞爾維亞的馮德萊恩怎么會突然變得和藹可親、出手大方?
其實在這溫馨和諧的畫面之外,雙方正在劍拔弩張。
馮德萊恩的禮物可不是那么好拿的,這錢什么時候給還不知道,要看武契奇的表現(xiàn)。
在隨后的共同記者會上,雙方就攤牌了。馮德萊恩要求塞爾維亞加入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列,并暗示其要疏遠中國。
她最后說,“最重要的是(塞爾維亞)與我們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保持一致。這樣才能最終加入歐盟,這意味著我們共享價值觀?!?/span>
武契奇也公開回應(yīng),塞爾維亞將維護與中國一貫的良好關(guān)系,并在烏克蘭問題上保持原則立場,不會對俄羅斯進行制裁。
馮德萊恩”親善之旅“,已過去一個多月了,她的善意就跟那束鮮花一樣,早已枯萎。軟的不行就來硬的,發(fā)力點就是科索沃。
科索沃當局也很配合,他們在不斷地挑事。
他們制造了“車牌事件”(居住在科索沃的塞族居民不得使用塞爾維亞車牌,否則處罰),并縱容暴徒襲擊塞族人,還辭退了塞族警察,換成阿爾巴尼亞族警察,擺明是要制造沖突,使局勢惡化。
11月19日,武契奇警告說,“科索沃將成為地球上的地獄”。
但科索沃的挑釁還在繼續(xù),本月開始,塞族人居住的祖賓波托克、萊波薩維奇和米特羅維察等地的行政機構(gòu)和選舉委員會機構(gòu)甚至遭到了手榴彈襲擊。
一些塞族居民經(jīng)營的咖啡館和商店都已因恐懼而關(guān)門,而科索沃當局則以“維持治安”為名,派“軍警”部隊在裝甲車的護送下,來到米特羅維察,封鎖了該地區(qū),并且有一輛裝甲車刻意停在一所塞族幼兒園院子里。
塞爾維亞政府有兩種應(yīng)對方式:
一、武契奇致函北約駐科索沃維和部隊司令,要求派遣塞爾維亞警察和軍隊進駐科索沃。
二、根據(jù)聯(lián)合國安理會1244號決議,塞爾維亞自行派兵進入科索沃。
第一種方式,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武契奇也表示會遭到拒絕。北約維和部隊是以“公正地維護雙方居民安全”的名義而存在的,如果讓塞爾維亞軍警進來,那還怎么拉“偏架”?
如果要讓塞族民眾避免遭到可能來臨的屠殺,只能選擇第二種方式,塞軍直接進入科索沃北部地區(qū)。
但這將意味著戰(zhàn)爭爆發(fā),因為科索沃“軍隊”肯定會與塞爾維亞軍隊交火。
雖然科索沃“軍隊”根本不是塞爾維亞軍隊的對手,跟當年的科索沃戰(zhàn)爭一樣。然而,北約軍隊一旦介入,塞爾維亞軍隊就不是其對手。
誰能在軍事上幫助塞爾維亞,在歐洲只有俄軍有可能。
但俄羅斯有心無力,無法開辟“第二戰(zhàn)場”,普京要是真的這么干了,正中西方下懷。
塞爾維亞也清楚這一局勢的發(fā)展方向,所以處于兩難境地。
只要塞軍“越境”(其實就是它的一個省份),當軍事沖突爆發(fā)后,投入兵力就會越來越多,戰(zhàn)爭就會越打越大,巴爾干半島火藥桶將被點燃。
目前局勢偏偏就是向著最危險的方向發(fā)展,科索沃不想停止挑釁。
這件事詭異之處在于,美國倒沒有明確的表示什么,而是馮德萊恩等歐盟政客在上竄下跳。
為了鼓勵科索沃,歐盟還讓科索沃在12月15日提交加入歐盟的申請,真是配合默契。
如果爆發(fā)2.0版科索沃戰(zhàn)爭,對歐洲可有半點好處?當年的戰(zhàn)爭,將剛剛推出的歐元匯率直接打了下去。
這次烏克蘭戰(zhàn)爭,又令歐洲成了一個大冤種。
再來一場歐洲境內(nèi)的戰(zhàn)爭,歐洲還能承受得???馮德萊恩這些政客難道是想毀了歐盟?
美國不說話,就是在默許科索沃的破壞協(xié)議行為,讓它有恃無恐。
科索沃對美國完全是言聽計從,只要美國表示一下反對,它都會收手,然而,美國要隔岸觀火,大BOSS總是要在最關(guān)鍵時刻閃亮登場。
但是,如果美國登場,其它大國也不會袖手旁觀。
科索沃雖然很小,但戰(zhàn)爭一旦爆發(fā),它的沖擊波絲毫不亞于烏克蘭。
科索沃問題的由來
科索沃(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原是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共和國的自治省。南斯拉夫解體后,科索沃阿族頻頻制造恐怖活動,試圖分裂塞爾維亞(南聯(lián)盟)。
美國曾將“科索沃民族解放軍”列入恐怖組織名單,但后來出于打垮米洛舍維奇政權(quán)的需要,又將其稱為“自由戰(zhàn)士”,并予以經(jīng)濟和軍事援助。
北約對南斯拉夫的侵略,借口就是冒充平民的阿族武裝分子在拉察克村被“屠殺”事件。
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北約對南聯(lián)盟進行了長達78天的轟炸,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并摧毀了醫(yī)院、學(xué)校、橋梁、發(fā)電廠等民生設(shè)施,包括中國大使館也被炸毀。
最后,北約的侵略以《庫馬諾沃協(xié)議》暫停,協(xié)議簽署第二天,聯(lián)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244號決議,確認南聯(lián)盟對科索沃和梅托希亞的主權(quán),科索沃和梅托希亞地區(qū)的安全交由國際安全力量“科索沃和平部隊”(KFOR)保障。
至此,科索沃開始謀求“建國”。
許多塞族人還居住在這片故土,阿族人想將他們趕走,但由于顧忌到當時的國際觀感,只能再等待時機。
“科索沃維和部隊”主要是由北約軍人組成,塞族人的安全并未得到保障,他們頻頻遭到殺害,兒童也一樣,而這些種族迫害的暴行,只是被列為普通刑事案,所有命案至今仍是懸案。
2004年3月17日,阿族在“維和部隊”眼皮底下對塞族人實施屠殺,造成28人死亡,有超過150座塞族東正教教堂被燒毀或破壞。
歐洲的“人權(quán)圣母”們,雙目失明了。
2006年秋,聯(lián)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阿赫蒂薩里提出科索沃“在監(jiān)管下”獨立(supervised independence),遭到塞爾維亞堅決反對。
2007年8月,歐盟、美國和俄羅斯派代表在維也納舉行科索沃問題會談,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議會根據(jù)“公投結(jié)果”宣布獨立,公然違反了國際法和聯(lián)合國安理會第1244號決議。
一些西方國家立刻與科索沃建交。但中國、俄羅斯、歐盟當中的希臘、西班牙、塞浦路斯、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等國家拒絕承認科索沃獨立。
之后,科索沃就不斷地發(fā)生針對塞族人的暴力事件,目的是想通過殘暴手段,迫使塞族人“自行”離開,塞族向警察報案都沒有用,只能自己組織起來,對抗施暴者。
為了解決雙方?jīng)_突,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當局于2013年4月19日簽署《布魯塞爾協(xié)議》,共15個條款,由歐盟做擔(dān)保人,像車牌等問題早已經(jīng)解決。
履行15個條款的塞爾維亞沒有得到保護,而破壞多項條款的科索沃卻受到偏袒,歐盟這個擔(dān)保人合格嗎?
如果沒有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捍衛(wèi)塞爾維亞主權(quán)完整,恐怕塞爾維亞對科索沃連名義上的主權(quán)也沒有了。
目前有82個聯(lián)合國成員國承認科索沃獨立,有88個不承認科索沃,其它態(tài)度模糊,但今年有9個國家撤回了對科索沃的承認。
就這樣一個人不人,鬼不鬼的“國家”,馮德萊恩居然支持它提交入歐申請,她是為歐洲利益著想嗎?
但除了馮德萊恩之外,歐盟又何嘗不是“雙標”到令人發(fā)指。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qū)鬧獨立。反對,分裂勢力頭目全歐通緝;
科索沃鬧分裂,支持。那是在捍衛(wèi)歐洲價值觀;
頓巴斯地區(qū)公投獨立。反對,那是破壞烏克蘭領(lǐng)土完整;
科索沃公投獨立。支持,民主應(yīng)當?shù)玫阶鹬亍?/span>
科索沃是一個“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很難收回,阿族能在這里“建國”,那么,北馬其頓的阿族呢?波黑的穆族和塞族呢?
不過,塞爾維亞今天也有一則好消息--塞爾維亞首條直飛中國航線正式通航直航。搭載著170多名旅客和機組人員的JU702次航班,從貝爾格萊德起飛后,于今早6點49分抵達天津濱海國際機場。
這條航線規(guī)劃了六年,終于開通,這說明,塞爾維亞政府和人民要的是發(fā)展與穩(wěn)定,而中國也支持塞爾維亞這一愿景。
但在馮德萊恩等人眼中,這是巴爾干國家在倒向中國,他們一定要搞點事情出來,要在科索沃玩火。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
無下限玩“雙標”的人,最后一定會把自己玩死。
責(zé)任編輯:擱 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guān)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