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啥也不說先上圖——這是美國抽象表現(xiàn)主義繪畫大師杰克遜?勃洛克的作品。
▲ 美國畫家杰克遜·勃洛克的作品《1948年第5號》。該作品在2006年時以1.4億美金售出,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畫作之一。
科普一下,他是用滴畫法把巨大的畫布平鋪在地面上,把顏料滴濺在畫布上,其創(chuàng)作不作事先規(guī)劃,作畫沒有固定位置,而是在畫布四周隨意走動,以反復、無意識的動作畫成復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wǎng),人稱“行動繪畫”。
對藝術作品的欣賞當然是見仁見智,不過相信多數(shù)人看了上述作品及創(chuàng)作方式,會像讀了《一個人來到田納西》“我做的餡餅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一樣,說上一句“呵呵,就這,我也能畫上一籮筐”。審美不夠,情懷來湊。如果有人告訴你,這是一種自由的意識形態(tài),反映了自由的創(chuàng)新精神,它是獨立自主的藝術,真正體現(xiàn)了美國的意志、精神和性格,或者更進一步潛臺詞是,倘若你不懂欣賞它,甚至討厭它,那就是反對自由和獨立,甚至是專制和獨裁,你還敢把胃里的翻江倒海感表現(xiàn)在臉上嗎?
再給大家上個圖。▲ 2022年11月,新罕布什爾州一名19歲跨性別女孩布里安·阮在“大得里小姐”(Miss Greater Derry)選美比賽中奪冠。
他就是美國小姐選美大賽大得里區(qū)冠軍。是的,圖沒錯,字也沒寫錯。這位新晉美國小姐,是位連變性手術都不屑于做的、自認為女性的跨性別者,是一位生物意義上的純爺們兒。在你又一次翻江倒海之前,有人會再告訴你,倘若你不能欣賞TA的美,你就是歧視胖人、歧視丑人、歧視跨性別人,就是歧視LGBT運動,就是明晃晃地侵犯人權,就是赤裸裸地踐踏自由,你還敢質(zhì)疑那些評委嗎?▲ 2019年6月,時尚品牌卡爾文·克雷恩(Calvin Klein)在紐約市街頭張貼印有雙性戀黑人女饒舌歌手奇卡(Chika)的巨幅海報,幾乎集合了所有美式“政治正確”的要素。
▲ 2020年6月,Calvin Klein在紐約市街頭張貼黑人跨性別活動家、電影演員、制片人雅里·瓊斯(Jari Jones)的巨幅廣告海報。
怎么樣,是不是品到美國“政治正確”那味兒了?話說回來,美國人愿意怎么在自己的地盤上折騰“政治正確”是他們自己的事兒。
但是,在國際政治層面,搞一套話術進行推銷洗腦,從而為維護霸權遮羞洗地,且不容你表現(xiàn)出任何遲疑和質(zhì)疑,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告訴你一句實話,所謂抽象表現(xiàn)主義的很多“藝術作品”及其有代表性的“藝術家”,本來就是在美國中情局推波、美國資本助瀾下,借助一套美妙的話術包裝和資本運作,對蘇聯(lián)進行文化冷戰(zhàn)的工具。他們至少達到了兩個效果,一是渲染“反共”的意識形態(tài),起到反蘇的作用,二是宣揚美國也有獨立的藝術,而不只是歐洲藝術的收藏館,順便也讓一些投機客賺得盆滿缽滿。
▲ 2014年11月,美國畫家湯伯利的無題作品被拍出6960萬美元的高價。
三十年過去,冷戰(zhàn)沒有成為歷史的終結,反而成為了終結的歷史。然而,美國為了維護自身霸權而把別人忽悠瘸這套本事,卻從來沒有終結。
眼下就有一個活生生的案例:不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絕不收手,不流盡最后一滴斯拉夫血絕不罷休!但是你要指責是美國拱火澆油在先,是美國把金融美元國際規(guī)則工具化武器化,是美國大搞非法制裁極限施壓,是美國的軍工復合體撈錢到手軟,是美國讓盟友持續(xù)失血挨凍自己卻趁火打劫大發(fā)橫財?shù)脑?,那就是你不講“政治正確”了。為了大西方(美國自己)的普世價值,你們這點兒犧牲算什么呢!套用瓊瑤阿姨的神臺詞: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人家失去的可是愛情啊!
這套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中國人是再熟悉不過了。霸權需要一個溫情脈脈的面紗遮住兇神惡煞的獠牙,它不會說:我就是不爽,你越來越強甚至比我更強,我就是不想讓你的人民都過上好日子。畢竟地球只有這么大,資源只有這么多,你過得好了,豈不是要動我的奶酪?我就是想用新疆把你搞亂,就是想讓臺灣獨立出去,打斷你的復興進程,甚至,我就是看不慣你同周邊國家其樂融融、共同繁榮的樣子,我就是忍受不了居然還有膽敢不聽我話、不讓我吃拿卡要的國家存在……
霸權如果直接說出心里話,顯得太low,怎么還能忽悠一群小伙伴替他沖鋒陷陣。然而,樹起一面“價值觀”大旗,就一切都不同了,就把打壓、封鎖、遏制、圍堵“合法化”了,并且“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哦!”你如果不跟我站在一起就是與“國際社會”為敵,你如果不支持“民主”就是“威權”。
不過,同一個套路用得久了,總有讓人審美疲勞的時候。畢竟,世界早已走出冷戰(zhàn)歲月,進入覺醒年代。不信你看看這次卡塔爾世界杯,美西方依舊使用同樣的話術為自己加戲,從指責人家“外籍勞工權益”到性別平等、禁售酒精飲料等話題抹黑個遍,這套吹噓虛假民主、號稱捍衛(wèi)人權的老套路,已經(jīng)激起廣大阿拉伯民眾的強烈反感——▲ 2022年世界杯期間,來自葡萄牙的伊朗隊主教練奎羅斯被BBC記者不斷追問如何看待伊朗國內(nèi)因“女子阿米尼之死”掀起的抗議活動,當場回懟該記者。
“事實上我們清楚地看到這是雙重標準的表演?!?/strong>
“西方國家這種套路已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此前他們針對其他亞洲、非洲國家也有過類似指責,例如在中國舉行北京冬奧會的時候,我們就聽到過類似的指責。”
“不管西方國家如何用道德和人性的外衣來掩飾,他們對卡塔爾世界杯的指責,恰恰反映出對阿拉伯和伊斯蘭一切事物的傲慢態(tài)度和種族主義。”▲ 2022年11月,世界杯開幕前夕,國際足聯(lián)主席因凡蒂諾公開抨擊那些沖卡塔爾說教的國家“虛偽”且近乎“種族主義”,稱歐洲該為過去3000年的作為道歉。
就連國際足聯(lián)主席因凡蒂諾都看不下去了,直言“歐洲人過去3000年在世界各地干壞事,只有在未來3000年道歉,才有資格給別人上道德課。”
在結尾之前,再給大家上幾張圖洗洗眼睛吧。▲ 唐朝畫家閻立本的作品《步輦圖》,描繪貞觀十四年(640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
▲ 北宋畫家張擇端作品《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的景象和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 元代畫家黃公望于1350年創(chuàng)作的紙本水墨畫《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
在這變亂交織、動蕩不安的世界,大家各有各的不易,但是作為一個綿延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我們應該有清醒的歷史自覺和堅定的文化自信。任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我們什么世面沒見過,什么風雨沒經(jīng)過,多少不可一世最終不過是浮云蒼狗,而我們依然在這里。
所以,踏踏實實地走好自己的路,不被流言蜚語所惑,不被亂云飛渡所擾,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那才是真本事。▲ 思想上有主心骨、定盤星,我們就能不惑于紛亂現(xiàn)象,不畏于艱難險阻。
最后,如果下次有人再拿出什么抽象表現(xiàn)主義的大師作,若不喜歡,不如直接像《皇帝的新裝》里的孩子一樣大聲說出來:“看吶,他就是什么都沒穿!”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