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時事評論 >瀏覽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善于通過互聯(lián)網等各種渠道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更好傾聽民聲、尊重民意、順應民心,把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做得更好”。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只有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在傳承黨的群眾路線優(yōu)良傳統(tǒng)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上群眾工作。從中央網信辦通報表揚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百個成績突出賬號”,到國務院開通“互聯(lián)網+督查”平臺征集問題線索;從“十四五”規(guī)劃編制通過互聯(lián)網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建議,再到吸收網民對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意見建議……網絡問政平臺已成為“傾聽民意、征集意見”的重要渠道,“用腳走基層,上網察民意”已成了新時代各級領導干部聯(lián)系群眾的新路徑。
增強運用網絡媒體感知社會態(tài)勢的能力,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爸萋┱咴谟钕?,知政失者在草野。”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黨的重要傳家寶。無論何時何地、面對何種境況,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不可改變的。領導干部要主動接觸網絡媒體、參與網絡媒體信息交流互動,明晰輿情監(jiān)測的相關方法與輿情參數(shù)反映出的社情民意,通過構建線上交流機制,開展與群眾互動交流,理解把握他們心中所想、情緒態(tài)度等,由此感知社會勢態(tài)。
增強運用網絡媒體與群眾溝通的能力,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叭罕娫谀膬?,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領導干部要 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從人民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僅要多到基層一線、常與百姓同坐一條板凳、“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還要通過網絡與群眾打交道,經常上網潛潛水、逛逛評論區(qū),了解群眾最迫切的需求,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讓群眾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多種渠道推進人民民主。
增強運用網絡媒體輔助決策和開展政務活動的能力,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一方面,要持續(xù)提高應用網絡媒體進行輔助決策的能力,善于運用網絡媒體產生的數(shù)據為決策提供輔助支持,加快建設“數(shù)字政府”“數(shù)字經濟”“數(shù)字社會”,打破地區(qū)及部門限制,促進政務平臺數(shù)據的集約共享,實現(xiàn)服務同根、數(shù)據同源、部門間網絡數(shù)據共建共用;另一方面,要強化運用網絡媒體開展政務活動的才能,如通過互聯(lián)網開展各種征求意見活動,及時采納網民“金點點”,回應網民關切,網上答疑釋惑等,嘗試提供“推送”式政府服務,不斷延伸履職“觸角”,切實為民排憂解難。
有網絡的地方就有群眾,有群眾的地方就有民意。各級領導干部首先要動腦防“麻木”,主動轉變工作理念、調整工作方式,把“懂網”作為一門必修課,把“用網”作為一項基本功,把“上網”作為一種日常餐,不斷強化自身信息化素養(yǎng),切實提升個人針對各類網絡平臺的使用操作能力。另外還要動手抗“麻木”,既能“用腳下基層”,又能“上網察民情”,經常上門戶和屬地網站看看、上相關論壇貼吧及評論區(qū)轉轉、上個人或單位微信公眾號瞧瞧……只有多了解群眾想法,多聽取百姓呼聲,適度回應網民關切,適時進行互動發(fā)聲,才能以觀念更新、積極融入到大數(shù)據時代這一時代潮流中,走深走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共筑網上網下最大的同心圓。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