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時事評論 >瀏覽文章
電影《長津湖》的續(xù)集《水門橋》如期上映了,沉思錄昨天給出的相關影評是,及格。及格的意思就是總體還行,問題不少,屬于先解決了及格主旋律大片有無的問題,離佳作還有不小距離。和上一部一樣,離我們認為理想的差距主要還是在,平衡好電影場面,情節(jié)與還原史實,軍事細節(jié)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深刻的表現出志愿軍的精神,以及我們?yōu)槭裁匆<倚l(wèi)國抗美援朝等等。具體的一些問題這里不重復,讀者可以看我們昨天的文章。
然而,從上一部長津湖開始,另一種影評聲音在網絡上也是屢見不鮮,到這一次《水門橋》一種聲音把這些聲音又重復了一遍。比如,他們說《長津湖》畫面太殘忍,宣揚暴力,沒有外國戰(zhàn)爭電影具有的反戰(zhàn)的深度,又說電影沒有文戲,沒有電影本該具有的美感,這不是一部好電影。影片上映以來,這種大而無當的廢話,始終充斥在輿論場中。這種論調在某瓣和一些喜歡標榜“獨立思考”的影評號中俯拾即是。典型的如筆者昨天在某頭部媒體號中看到的這篇《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戰(zhàn)爭片?》。
這篇文章前面東拉西扯了一番,給你甩出一個“真正做對了的戰(zhàn)爭片會在“政治”的紛擾中不斷找尋“人”的位置。”這樣的大道理,然后露出屁股,再告訴你近二十年能做到這點的國產電影只有《集結號》《八佰》等。進而開始偷換概念,如大部分國產戰(zhàn)爭電影是“讓人覺得打仗是一件很好玩的事”。然后就是“戰(zhàn)爭會將權力集中在那些意欲濫用權力的人手中”、“世上沒有好的戰(zhàn)爭,也沒有壞的和平”等看似有道理,實則在這篇文章的具體語境中狗屁不通的廢話文學中。
為了預防可能的反駁,該文最后也舉出了當下的很多觀眾會有的那個疑問:“我就不同意戰(zhàn)爭片應該反戰(zhàn),別人都侵略過來了,你也要反戰(zhàn)嗎”。然而文章并沒有敢正面展開和解答這個問題,反而在完全無視了“侵略”這個行為的主體和性質前提下,告訴讀者“不要狂熱,不要喊打喊殺”,一頂大帽子扣下來。當然,這篇文章還算是克制的,它雖然把“十七年電影”(建國后拍的那些戰(zhàn)爭片)都黑了一頓,但并沒有直接提當下的長津湖。至于如其他影評號,大V,平臺上直接點名辱罵的是不在少數。
像我們上面舉的那篇廢話文學,一會說戰(zhàn)爭電影要大投資,一會說要真實,一會說要表現戰(zhàn)爭的殘忍,一會說要人性,一會說要反戰(zhàn),最后自己也說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只能露屁股式的再吹捧一遍國外的“反戰(zhàn)電影”以及國內《集結號》、《八佰》這種懂的都懂的電影。比起來,那些直球辱罵《長津湖》系列的人,到是清楚的表明了他們的憤怒在哪里。這里總結一下就是,他們不想看到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尤其還是正面表現志愿軍如何頑強英勇,在戰(zhàn)斗精神,素質和道義上徹底壓垮美軍的電影。為了拼命否認這一點,一些平臺上重新發(fā)明史實的人也不在少數。或者退而求其次,就算拍了抗美援朝的題材,他們想看的也是用《集結號》的思路拍出來的電影。之前一直有傳聞,某導演一開始確實想拿到《長津湖》的拍攝權,準備拍一部展現志愿軍怎么在五次戰(zhàn)役中慘敗的電影。
那么,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到底應該怎么表現?首先,就像那些”反戰(zhàn)派“絮叨的那樣,戰(zhàn)爭是殘忍的。我們都承認,戰(zhàn)爭必然是殘忍的,沒有犧牲就沒有勝利,一部不讓人感受到痛苦的戰(zhàn)爭電影不會是好電影。同樣的,電影應該也是優(yōu)美的,合格電影的畫面之間都充滿著光影夢幻般的變幻,一個不讓人體會到美感的電影也不會是一個好作品。因此,旨在反映革命與戰(zhàn)爭的電影往往會面對這么一個難題,怎么拍,既能忠實地反映“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也不是花拳繡腿”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也能按照電影的藝術本質體現其超越于花拳繡腿的優(yōu)美感。前者一定是痛苦的,不痛苦的革命戰(zhàn)爭電影一定是在過家家,后者必然是優(yōu)美的,偉大的電影都有著超越兩三個小時觀影時間的意蘊,通過喚醒人們的心靈上的秩序與美感,拓寬億兆百姓的人生境界。
在殘忍和優(yōu)美這兩點上,《長津湖》系列后者可能還有相當距離,但在前者上,確實已經做出了自己的表現。它成功讓觀眾體會到了痛苦。許多觀眾朋友反映,它過于殘忍,不像之前的戰(zhàn)爭電影。確實,傾全國之力仍然無法占據中國半壁江山的日本侵略者,是假老虎。正面戰(zhàn)場連日軍都打不過、無法在本質上統一中國、連大清都不如、只有依靠天險固守的國民黨反動派,更是假老虎中的假老虎。而把他們通通收拾了不知道幾遍、稱霸世界一百年的美利堅帝國,才是真老虎。碰上硬骨頭,還能把戰(zhàn)功赫赫的陸戰(zhàn)一師逼得戰(zhàn)略撤退的人民子弟兵,太不像那些抗日神劇中滿口花姑娘、八嘎的弱智敵人了,我們居然還打敗了遠勝于他們的敵人,這也太令一部分人痛苦了。
這就是《長津湖》的突破之處了,它不同于以往的碰假老虎的影視作品,和《八佰》這種挑軟柿子捏的電影不同,人民子弟兵敢于硬碰硬,敢于承認國力上的差距,體現了什么是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我們看到,久居江南的第九兵團沒有棉衣、沒有后勤,付出了極為艱巨的犧牲之后,在冰天雪地中讓裝備精良真老虎完成歷史上第一次戰(zhàn)略撤退。
當然,伍百里伍千里伍萬里們戰(zhàn)功累累,根本不需要我們再論述其他,讓敵人肅穆起敬這就夠了。但是,在和平年代的我們,還需要面對這么一個難題,觀眾為什么還會有異議,第一部《長津湖》票房明明早就登頂中國電影史榜首,然而在某些評分網站、坐而論道的評論家眼里,非議多于體察、歪曲多于承認?
我們就必須進一步分析、搬出別人是怎么樣做的案例了,為什么我們會形成歐美電影都在反戰(zhàn)的觀念?古往今來,試圖讓觀眾乖乖交錢的戰(zhàn)爭電影多如過江之鯽。這種電影,往往是愉快大于痛苦。歐美語境下的左派導演的相關作品,如果我們結合資本與好萊塢的關系、資本與政治的關系來看,他們假惺惺的悲憫更像是政治上的投名狀,何況他們都是被好萊塢制片廠包養(yǎng)的失足藝術家,他們在表現戰(zhàn)爭的時候,膚色、族裔的偏見無處不在。即使是《阿甘正傳》這樣只把戰(zhàn)爭作為佐料的電影,把戰(zhàn)爭理解為白人傻子也能全身而退的游戲的“杰出電影”,也無時不刻在反映好萊塢對于戰(zhàn)爭的態(tài)度。
反戰(zhàn),當然是第一位的,更重要的是,怎么討好老爺們,想要過安穩(wěn)日子的人民群眾肯定反戰(zhàn)啊,但是我們通過反戰(zhàn)電影的戰(zhàn)爭式的狂轟濫炸,我們在內容上也不反戰(zhàn)啊。民眾們根本沒有經歷過戰(zhàn)爭一邊想象戰(zhàn)爭,一邊掏錢,為他們根本沒有機會享受的國會游說經費、大別野、大草坪買單。
不可否認的是,始終浸淫于歐美電影世界的我們,受這種“幸存者偏差”影響太深。某些觀眾也是肉身翻墻、把自己更換了國籍,因此有人說兩部《長津湖》殘忍,有人說《長津湖》鼓動無謂的犧牲與戰(zhàn)爭,有人說《長津湖》比不上歐美的反戰(zhàn)電影的深度?;诓皇娣耐纯?,這就對了。
他們到底反戰(zhàn)不反戰(zhàn)呢,其實這真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問題。好萊塢喜歡讓主人公復活,在耶穌救世、受難而又復活的宗教模型下,他們成為觀眾的鴉片,自己卻販毒不吸毒,一遍又一遍讓觀眾在美式民主終結了戰(zhàn)爭與暴政的故事下,完成天朝上國的夢。什么時候電影院里都是加拿大火燒白宮、世貿雙子塔的倒掉、西貢恥辱撤退,而不是只有個別良心藝術家在陳述史實,好萊塢才是真的反戰(zhàn)。
因此,極少部分觀眾針對于《長津湖》的詰難,不過是一個簡單的邏輯上的問題,別人反戰(zhàn),不是真的反戰(zhàn)。而那些黑奴貿易中的冤魂、大煙槍后虛度時光的人民、淪為他人子宮的東歐女性,以及千百年來,尊嚴被列強踐踏的無辜百姓,他們如果有再活一次的機會,他們會做何種選擇,只是個用腳投票的問題。
話說回來,從根本上來說,他們還是反戰(zhàn)的。歐美資本家始終把人民群眾當敵人,生怕他們不喜歡大洋房、大草坪、火雞圣誕樹,不喜歡兩三百年以來不可動搖的國本,不喜歡天朝上國的夢。又怕他們真的造反,真懂這一套坑蒙拐騙無所不為的套路。因此,他們怎么用鴉片對待中華人民,就怎么對待自己的人民。我們講資本家沒有祖國,金錢利益就是祖國,可怕的是,我們當中有些人已經是精神勝利法,一遍又一遍忽視人民政權初創(chuàng)百廢待興的現實,忽視跨過鴨綠江保家衛(wèi)國的必要性。按照別人當世界警察那般的反戰(zhàn),歸根結底,都是職場PUA,仔細看來看去,無非“聽話”兩個字而已。觀眾要聽話交錢、人民要聽話相信日不落、演員編劇要聽話賣弄苦情換比弗利山莊的別野,更何況一艘航空母艦開到近海就得乖乖服軟的國家呢?
對于某些人來說,這種建立于智識上的痛苦無以復加,但是觀眾讓《長津湖》成為不僅是中國影史票房第一、并且是世界單一市場第一的佳績,這就證明,觀眾早就不是見風就是雨的好萊塢婢女了。
之前大部分的戰(zhàn)爭電影,還想著用歐美那一套移花接木的招數,一邊國內要票房,一邊要洋人的贊美。歸根結底,他們不是想要和人民群眾交朋友的?!栋税邸分械氖勘豢芍^不偉大,電影的主創(chuàng)們偏要讓他們守衛(wèi)租界、用生命換英法租界中高端人士的平安?!督鹆晔O》中的民族大義,起決定性作用的居然是一個白人小混混。
一部電影也是如此,抗美援朝的戰(zhàn)士也是如此,我們無可回避的是,道德是一種心靈的秩序與審美,電影誠然。直面地獄,直面看似慘淡的人生,淋漓的鮮血,出離憤怒,毅然選擇面對一切真假老虎,而想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人民英雄,才是人生美感的究極體現。
當您在面對家庭與工作難題的時候,當您在需要職業(yè)道德與個人利益平衡的時候,七連的戰(zhàn)士已經給出了答案。他們在列車上所看到的恢弘烈日、巍峨江山,以及在長津湖——水門橋一線中體會到的舍身忘死、舍我其誰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回望背后的億兆斯民的牽掛,都已經給出了答案,革命為何,舍身為何。人一輩子都需要革命,依照什么是優(yōu)美,而什么又是建立在殘忍之上的崇高,選擇什么是百年之后的正確的回答,什么是可以被人民記住的品性,敢于做抉擇,正是一種人生的美。志愿軍的戰(zhàn)士正是如此。
是的,《長津湖》系列兩部我們也只認為是及格,缺陷還有太多。但在一些人眼里,這樣剛剛有所突破的題材的存在就是原罪。
那些人,那些一邊用觀眾的眼淚數錢,卻無時不刻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的人們,他們不會明白的,不會明白江南水鄉(xiāng)的一家人里,三個兄弟,百里千里萬里,秉承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他們不會明白的,《長津湖》的開頭與結尾,千里與萬里完成了一個人生的循環(huán),有個江南的人家,先后兩代人,顫顫巍巍捧著骨灰盒,來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面對的卻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現實。一個世代無以為家的漁戶,星夜受命,只為子孫后代不必受這種不如人的屈辱。鴉片戰(zhàn)爭以來百年的屈辱,到伍家兄弟這里結束了,是的,不必再有兄弟之間為了一個安身立命而豁出性命的理想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伍家如吾家,夫定當如是。
這種人生的悲劇,正是自66年之前的《上甘嶺》“一條大河波浪寬”到《長津湖》“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風光”所體現的那般中華民族的審美意境,那種超脫了生命考量,此生只為開闊與壯美的胸襟,遠遠要比這種屁股歪了而渾然不知的碰瓷行為高尚的多??紦诰疟鴪F是不是存在七連,存在一對善于穿插行軍、豁出性命的兄弟已經不重要了,影評家們熱衷于考究來顯示自己的博學,但是他們從未學會什么是“民胞物與”,什么是“為天地立心”,什么是“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是的,電影是有限的,兩部《長津湖》結束了。再說回來,伍家兄弟的故事結束了嘛?兩部《長津湖》電影沒有給出,當然,它也不需要給出。親歷過抗美援朝的作家魏巍已經在《誰是最可愛的人》給出了回答: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走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jié){,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安安靜靜坐到辦公桌前計劃這一天工作的時候,當你向孩子嘴里塞著蘋果的時候,當你和愛人悠閑散步的時候,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許很驚訝地看我:“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從朝鮮歸來的人,會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請你們意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們的戰(zhàn)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經知道了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請再深深地愛我們的戰(zhàn)士吧,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正在看文章的各位朋友們,你們已經知道答案了。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