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暴風雨部隊”之稱的80集團軍某合成旅為基層匯編下發(fā)《福利工作手冊》,深受廣大官兵好評。手冊上涉及的每項福利,從政策依據(jù)到辦理時限、從辦理條件到辦理程序都詳細羅列。對照手冊,官兵可自行查詢相關規(guī)定,按需準備材料,及時申報辦理。與此同時,該部隊為基層單位和官兵提供的隨軍家屬免費體檢、新建家屬院多功能活動中心、協(xié)調子女入學等一系列暖心服務也“浮出水面”,讓官兵感到安心溫馨。
為何這些舉措在基層官兵中引起強烈反響?以辦理個人福利待遇為例,基層官兵練兵備戰(zhàn)任務重,日常工作頭緒多,很難抽出時間專項辦理。需要辦理時,往往要經過咨詢機關人員、向上級打報告申請、找領導簽字等程序,耗費時間長,牽扯精力多。加之福利待遇政策辦理專業(yè)性強、時效性高,需嚴格對照政策法規(guī)辦理,有些同志因此跑了不少冤枉路。而今,官兵足不出戶就能按需查詢,對照標準“有的放矢”,辦事的效率自然大大提高?;鶎庸俦跋胍摹焙皖I導機關“所做的”無縫對接,這樣的暖心舉措當然得到廣大官兵的認可。官兵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為兵服務,從來不是一句簡單空洞的口號,而是一次次帶著情感的生動實踐。傾心解難,不能只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喊在嘴上,更要入心入腦、見諸行動。北部戰(zhàn)區(qū)陸軍樹牢“基層至上、士兵第一”的理念,把基層所需、官兵之難作為工作指向和精力投向:官兵訓練量大,衣服換洗多,部隊為500多個一線連隊、哨所配發(fā)洗衣機;海島霧氣重,官兵衣服晾不干,部隊購置配發(fā)衣物烘干機;基層官兵心理壓力大,部隊常態(tài)組織心理普查和心理專家下基層巡回服務,設立宣泄室和組織文娛活動;官兵家人罹患重病、家庭突遭變故,部隊出臺《救濟工作暫行辦法》,設立解難幫困基金,給予專項救濟……正是堅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不僅關注官兵的物質需求,也關注官兵的精神與文化需求,不僅關注官兵的個人生活,也將視野延伸到官兵的家庭去,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解大家之所盼,北部戰(zhàn)區(qū)陸軍官兵才能心暖勁足,團結凝聚,士氣高昂。為兵服務效果怎么樣,從來就是基層官兵說了算。為何有的單位將“暖心事”變成“寒心事”,事情做了但不能得到基層官兵的認可?很大原因在于機關部門作風不扎實,不注重服務的實效性。有的把服務當任務,一切以形式主義為上,淺嘗輒止、浮于表面;有的認為官兵的訴求是“小事”、“雜事”,為基層解決10件“小事”、“雜事”,不如辦好領導關注的一件大事,口頭上說要服務基層、服務官兵,行動上卻“挑肥揀瘦”、拖拖拉拉;有的只是簡單地看材料、要數(shù)據(jù),并沒有深入基層傾聽官兵呼聲,把問題摸清楚、把原因分析透、把癥結找準確……凡此種種,服務不注重實效,問題得不到解決,基層官兵自然不會領情,獲得感和滿足感也無從談起。有人問,軍隊的主責主業(yè)是練兵備戰(zhàn),為什么還要下大力氣抓服務、抓保障?最根本的落腳點還是在戰(zhàn)斗力上。基層官兵的急難愁盼、衣食住行,看似小事,實則是關系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大事?;鶎邮菓?zhàn)斗力的“刀尖”,能不能決勝疆場,關鍵看官兵備戰(zhàn)打仗的本領。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作為“生產戰(zhàn)斗力”的特殊群體,倘若官兵在衣食住行這些事情上分了心,勢必會在練兵備戰(zhàn)的質效上打折扣。因此,各級機關只有主動作為,抓好各項配套政策的落地落實,維護和保障官兵的正當權益,才能進一步增強官兵的榮譽感、獲得感,為廣大官兵全身心投入練兵備戰(zhàn)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士兵,是習主席心頭最深的牽掛;基層,是習主席去得最多的地方。戰(zhàn)士們睡覺冷不冷?能不能洗上熱水澡?連隊伙食怎么樣?這些生活小事,卻是習主席心中的大事。他反復強調,“要堅持基層至上、士兵第一,充分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chuàng)精神,帶著對官兵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基層是活力的源泉,官兵是強軍的基礎。欣喜的是,在各級的關心關懷下,基層官兵各項待遇保障越來越好,前行的羈絆越來越少,研戰(zhàn)謀戰(zhàn)、思戰(zhàn)為戰(zhàn)的精力更加聚焦。我們堅信,少了“急難愁盼”的牽絆,少了“后院、后代、后路”的顧慮,在心無旁騖的演訓場上,官兵會匯聚起更加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戰(zhàn)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