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舉行聯(lián)席會議,正要確認約瑟夫·拜登當選總統(tǒng)。但是,拒不接受總統(tǒng)大選結果、依然狂熱支持特朗普的示威者,采用暴力手段沖入美國國會大廈,導致國會參眾兩院聯(lián)席會議中斷,有示威者甚至闖進美眾議院議長南?!づ迓逦鬓k公室,坐在椅子上高調擺拍。更令人震驚的是,示威者與警方發(fā)生激烈沖突,多人中槍身亡。
“國會山淪陷”事件是一樁迄今未在美國被真正深究的“血案”,也敲響了醒世之鐘。
圖源:視覺中國
如果這等事情發(fā)生在世界其他什么地方,美國一些政客定會興奮不已地拿起其慣用劇本表演一番:一是聲援暴力示威者,贊其畫出了“美麗風景線”;二是譴責開槍的警衛(wèi)人員,吵鬧著要什么人擔責;三是拉上幾個美國盟友,以捕風捉影方式捏造些謊言,惡意給制止騷亂的國家貼標簽,窮其攻擊抹黑之能,顯示意識形態(tài)對抗之威。
不過,事情發(fā)生在美國,美國政客們就把上述“三板斧”都收起來了。去年6月,美國參議院規(guī)則委員會、國土安全與政府事務委員會聯(lián)合發(fā)布了一份長達127頁的調查報告,批評相關部門推諉責任、延誤時機,導致騷亂發(fā)生時國會警察準備不足、信息溝通不暢、指揮調度混亂,算是給公眾一個交待。但是,該報告并未對騷亂發(fā)生的起因進行深究,美國不同政治勢力就此進行的博弈也未見分曉。
事情過去一年了,美國民眾怎么看?
據(jù)法新社報道,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1月2日公布的調查顯示,2/3的受訪者認為,“國會山淪陷” 事件是美國“政治暴力日益加劇的前兆”,說明美國民主“受到了威脅”。同日公布的由《華盛頓郵報》和馬里蘭大學所作民調顯示,美國人對美國民主的自豪感大不如前,為美國民主感到自豪的人從2002年的90%跌至現(xiàn)在的54%。
美式民主顏面盡失,這是不爭的事實。拜登不久前在演講中提到,一年來他與140多個國家的領導進行交流時,他們都在問:“美國的民主呢?”
有消息說,拜登將在“國會山淪陷”事件一周年之際發(fā)表講話。人們倒是要問問:總統(tǒng)先生這次能說清美國的民主到哪里去了嗎?
華盛頓政治精英們個個把“民主”作為裝點門面的幌子,但哪一個能回答:美式民主為什么連美國自己的問題都解決不了?
美國民眾所真正需要的民主,不應是美國政客們的黨同伐異游戲,而應是能為民眾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治理。然而,美國多年來日益嚴重的金錢政治、身份政治、政黨對立、政治極化、社會撕裂、種族矛盾、貧富分化等現(xiàn)象,都直接導致美國民眾利益受到損害。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竟然讓80多萬美國人付出了生命代價。有目共睹,美國痼疾持續(xù)發(fā)作,不斷衍化成美國民眾不得不面對的種種急難愁盼問題,美國政府卻一再表現(xiàn)出束手無措、無能為力。民怨載道,無不是對美國政治體系的靈魂拷問。
國會山的槍聲與鬧劇,的確扯掉了美式民主的華麗外衣,露出政治角斗場的野蠻真面目。很多國際分析人士甚至認為這個事件未必是孤例,紛紛對美國未來的不確定性作出種種判斷。比如,英國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認為這是一場搞砸的政變,人們需要更加警惕美國面臨的危機,這個國家有可能3年后就會瓦解。又如,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jīng)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不久前預測,2024年“美國民主就死了,美國從民主轉向獨裁或許不可避免”。
可以肯定的是,美式民主把美國民眾心聲當耳旁風,民眾的權利自然沒有保障。美國一些政客整天以這副模樣的假民主當武器,四處煽風點火,遏制他國發(fā)展,就更加貽笑大方了。
立言系環(huán)球時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