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作為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終生為人民求解放、謀幸福。他的人民立場和人民情懷不僅充分體現在他的科學理論和畢生革命實踐中,也高度濃縮在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1945年8月,毛澤東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他在《七律·重慶談判》中直抒胸臆:“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犀利的詞句將人民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
圓了人民的夢想
民以食為天,土地是人民的飯碗。而在過去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勞苦大眾從沒有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1919年,毛澤東在《湘江評論》創(chuàng)刊宣言中說:“世界什么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什么力量最強?民眾聯(lián)合的力量最強?!?1927年在醴陵考察期間,他提出要徹底解決土地問題,重新丈量后,把地主土地收集再重分。同年9月,在湘贛邊界,毛澤東發(fā)動這片土地上的農民舉行秋收起義,拿起槍桿子做土地的主人。起義軍沒有沿用國民革命軍番號,而統(tǒng)一編為工農革命軍。毛澤東特作《西江月·秋收起義》:“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jié)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正如詩中所言,湘贛邊秋收起義如一聲霹靂,從此在中華大地上拉開了革命斗爭的序幕。從“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的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到“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的反“三省會剿”;從“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的反第一次大“圍剿”,到“橫掃千軍如卷席”的反第二次大“圍剿”,都是為了人民夢寐以求的一刻:“分田分地真忙”,使人民真正成為腳下土地的主人。毛澤東說:“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沒有做到的事,農民在幾個月內做到了。這是四十年乃至幾千年來未曾成就過的奇勛?!?/span>
革命的星星之火,后來逐漸在中國大地成燎原之勢。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委召開全國土地會議,9月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規(guī)定“徹底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這年9月,哈爾濱市顧鄉(xiāng)區(qū)靠山屯的百姓給毛澤東寫信:“毛主席啊,沒有您,我們真得餓死了。這回我們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馬,分了衣服糧食,都有吃有穿……”字里行間洋溢著翻身農民獲得土地后的喜悅,以及對共產黨、毛主席無比的感激之情。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在毛澤東心中,最牽掛的始終是人民。毛澤東指出,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1925年初,毛澤東自上?;厣厣剑贿咅B(yǎng)病,一邊從事農民運動。8月,他避開軍閥追捕,秘密到達長沙。深秋時節(jié),他獨立湘江岸邊,“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聯(lián)想到當時人民仍處在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重重壓迫之下,他在《沁園春·長沙》中不禁發(fā)出感嘆:“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憂國憂民之情激蕩在岳麓山間、縈繞于橘子洲頭。
1929年4月上旬,蔣桂戰(zhàn)爭爆發(fā),戰(zhàn)火紛飛,生靈涂炭。毛澤東寫下《清平樂·蔣桂戰(zhàn)爭》,開篇道出關切:“風云突變,軍閥重開戰(zhàn)。灑向人間都是怨”,鞭笞了軍閥混戰(zhàn)帶給人民的痛苦。
解放前,在我國南部及長江沿岸一帶有種死亡率極高的血吸蟲病。解放后,毛澤東發(fā)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黨中央還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報道了江西余江縣消滅血吸蟲病的消息。毛澤東“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作《七律二首·送瘟神》,這天正是黨的37歲生日。第一首描寫血吸蟲病造成的悲慘景象:“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庇忠岳寺髁x手法,書寫了對人民遭受瘟神之苦的關切之情:“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钡诙酌鑼憚趧尤嗣裨邳h的領導下,精神振奮、斗志昂揚戰(zhàn)勝瘟神、建設偉大祖國的景象:“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最后以詼諧口吻追問瘟神歸宿:“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span>
毛澤東在該詩后記中說,“余江縣基本消滅了血吸蟲,十二省、市滅疫大有希望。我寫了兩首宣傳詩,略等于近來的招貼畫,聊為一臂之助。就血吸蟲所毀滅我們的生命而言,遠強于過去打過我們的任何一個或幾個帝國主義。八國聯(lián)軍、抗日戰(zhàn)爭,就毀人一點來說,都不及血吸蟲。除開歷史上死掉的人以外,現在尚有一千萬人患疫,一萬萬人受疫的威脅。是可忍,孰不可忍”,充分表達了他消滅瘟疫的堅定決心和對人民健康的殷殷關愛。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在中國幾千年封建統(tǒng)治中,廣大勞動人民始終被壓迫和剝削,處在社會最底層。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廣大勞動人民從此有了“主心骨”,說話有了代言人,利益有了捍衛(wèi)者。其歷史地位和作用,被充分認識和珍視。毛澤東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薄罢嬲你~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些觀點和情愫充溢在他的詩詞中。
1928年秋,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勝利后,他作《西江月·井岡山》以示慶賀:“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弊髌氛蔑@了對紅軍官兵的無比信心?!霸缫焉瓏辣趬?,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币驗橛腥嗣袢罕娺@個堅強后盾,他對勝利成竹在胸。
這種情感在以后毛澤東的詩筆下表現得更加充分。如“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百萬工農齊踴躍,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無不顯示出對人民群眾巨大力量的高度肯定和深情禮贊。正如他后來指出的:“戰(zhàn)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兵民是勝利之本”。
1936年1月31日,毛澤東從瓦窯堡經延川到達延長縣城紅一方面軍司令部。2月初抵達陜北清澗縣,當時下起鵝毛大雪。毛澤東來到黃河岸邊,察看地形敵情。站在白雪皚皚、蒼茫遼闊的黃土高原上,眺望遠處莽莽高原和巍巍群山,歷史的過往、當前的形勢和未來革命前途,一起涌上心頭,令他心潮澎湃、詩思迸發(fā)。一篇震古爍今的詠雪詞《沁園春·雪》噴薄而出:“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那些歷史上叱咤風云的英雄都已遠去,真正的英雄現在何處?毛澤東直言“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他在詩后自注:“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正像他指出的那樣: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耙揽棵癖妱t一切困難能夠克服,任何強敵能夠戰(zhàn)勝,離開民眾則將一事無成。”
此外,在毛澤東詩詞中,從“百萬雄師過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到“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從“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從本質意義上講,都是人民的勝利,都是我們黨所堅持的人民觀點的勝利。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