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國的“國家憲法日”。在現(xiàn)代法治國家,憲法具有最高權威,很多國家大都以憲法日這種形式紀念憲法實施。那么,同學們,你知道什么是憲法嗎?
一、憲法是中國人民奮斗的成果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首都各界群眾30萬人齊聚北京天安門廣場。毛主席莊嚴宣告:“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頓時,原本寂靜的廣場上呼聲雷動,飛舞的彩旗也像是在表達著歡悅、激動。毛主席按動電鈕,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54門禮炮齊鳴28響,代表著自1921年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著中國人民28年的奮斗歷程。1949年10月1日,我們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知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渴望著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渴望著幸福。中華民族從來不是懦弱的民族,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品質,中華兒女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進行了前赴后繼的英勇奮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得以完成的,今天的中國是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我國現(xiàn)行憲法在序言部分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節(jié)選
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二、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
憲法是法律,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法律,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中處于最高位階的法律?!稇椃ā返牡谝徽率强偩V,憲法總綱規(guī)定了我國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所謂提綱挈領,抓住綱領是十分重要的。國家的根本制度就像是地基,這是我國的立國之基;基本制度就像是框架,它決定著我們國家應當如何運行。光有根基是不夠的,社會生活紛繁復雜,因此,需要更加細致的制度對國家的運行進行調節(jié),這就是總綱中規(guī)定的基本制度的重要作用。就像整個學校需要有校規(guī),但是光有校規(guī)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加具體的班規(guī)對每個班級進行管理。
正因為憲法規(guī)定了我國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以及相關的基本制度,建設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yè)才能夠進行。所以說,憲法是根本法。
三、我國的現(xiàn)行憲法是1982年《憲法》
1982年的夏天和往年夏天有些不同,街頭巷尾,大家似乎都在討論著同一個話題,中央和國務院各部門、人民解放軍、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都顯得異常忙碌。在會議上,時不時會發(fā)生爭論,大家都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人們在做什么呢?原來這個夏天,全國展開了關于憲法修改草案的討論,盛況空前,幾億人都參加到討論中,持續(xù)時間長達4個月之久!
我國著名憲法學家許崇德教授回憶道,“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次除了有地方統(tǒng)一匯總寄來的意見之外,還有許多民眾單獨寄來自己的意見。我記得,江西省原省委書記楊尚奎提的意見,是親自用毛筆寫的,字體工工整整,而且篇幅很長”。
每一份意見都飽含著人民對祖國未來殷切的期待。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在共和國的歷史上一共出現(xiàn)了四部憲法,分別是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和1982年《憲法》,全面修改憲法意味著“舊”憲法的失效,因此自1982年12月4日公布施行時起,我國現(xiàn)行有效的就是1982年《憲法》。
即將到來的12月4日就是今年的“國家憲法日”了,同學們,你參加過學校或社區(qū)組織的“國家憲法日”活動嗎?在12月4日,感受憲法文化,趕快行動起來吧!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