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時事評論 >瀏覽文章
關(guān)于毛主席,“兩件大事”的說法流傳很廣,“三件大事”的說法卻鮮有人知。
“兩件大事”是毛主席自己說的。
1976年6月13日,毛主席說:“中國有句成語,叫做蓋棺論定。我雖未蓋棺也快了,總可以論定了吧?”
毛主席是如何自我“論定”的呢?他說,“我一生辦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民主革命的勝利,取得了全國政權(quán)。毛主席說:“對這件事,持異議的甚少。只有幾個人在我耳邊嘰嘰喳喳,無非是要我及早地把那個海島(臺灣)收回罷了。”第二件事毛主席是這么說的:“另一件事,你們也知道,就是發(fā)動文化大革命。對這件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
“三件大事”則是宋任窮將軍說的。
《在老干部座談會上的發(fā)言》(1993年5月)中,宋任窮將軍說,“這陣子風(fēng)(紀(jì)念毛主席誕辰100周年),多往軍事上刮,不錯,主席在打仗上是杰出的,這個你承不承認(rèn),都是事實……主席在建國后,干了三件大事:一是徹底剝奪文人群體的特權(quán),打破他們對輿論的壟斷;二是堅決摧毀敵方宗族勢力與家族經(jīng)濟割據(jù),讓國法完全取代族權(quán)、族規(guī);三是堅決打掉資本集團,誰拉起山頭來就整誰。這三點,是主席區(qū)別于歷史上“定鼎中原”的各家皇帝的主要方面,不宣傳這三點,卻去糾纏于軍事問題,可笑啊……”
第一件大事:徹底剝奪文人群體的特權(quán),打破他們對輿論的壟斷
第一件大事就讓毛主席幾乎把中國的舊式文人得罪光了。
中國“師爺治國”的傳統(tǒng)延續(xù)了上千年,不過,這傳統(tǒng)在毛主席時代斷絕了。
新中國成立后,文人成了普通的勞動者,但舊式文人向來是自命清高、自認(rèn)高人一等的,讓他們和“泥腿子”一起勞動,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赤裸裸的羞辱。
毛主席不僅取消了文人的特權(quán),還給文人套上了枷鎖,現(xiàn)在明白為何公知都恨毛主席了吧?毛主席時代的掃盲讓知識不再被少數(shù)人壟斷,沒有壟斷自然就失去了壟斷帶來的榮譽、利益、和地位,你說公知能不恨毛主席嗎?
公知總說民國的教授地位多高,掙多少多少錢,顯得好像誰虧欠了他們似的,但民國時期,整個中國一共才多少教授?
二三十年前的大學(xué)生還直接分配工作呢,現(xiàn)在怎么不分配了?太多了啊。說白了,二三十年前的“天之驕子”,現(xiàn)在不過是蕓蕓眾生而已。
就公知發(fā)表的那些奇談怪論來看,以他們那點水平,恐怕連蕓蕓眾生都不如。
第二件大事:堅決摧毀敵方宗族勢力與家族經(jīng)濟割據(jù),讓國法完全取代族權(quán)、族規(guī)
1927年,在《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毛主席說:“這四種權(quán)力——政權(quán)、族權(quán)、神權(quán)、夫權(quán),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nóng)民的四條極大的繩索。”
解放后,中國人民迎來了新生,人民政權(quán)取代了反動政權(quán),族權(quán)、神權(quán)、夫權(quán)也隨著反動政權(quán)退出了歷史舞臺。
以“夫權(quán)”為例,如果“夫權(quán)”沒有消失,還談什么“婦女能頂半邊天”?
現(xiàn)在看到“女拳”我都覺得好笑,如果中國女人的地位都不算高,那其他國家,特別是美國、印度等國家的女性就不要活了。
據(jù)報道,美國50個州有47個保留著童婚,過去十年,美國大約有20萬未成年少女被迫嫁人。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第三件大事:堅決打掉資本集團,誰拉起山頭來就整誰
什么叫資本集團?翻譯成今天的話就叫利益集團。公知之所以一度對“里應(yīng)外合”信心滿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利益集團的存在。
毛主席之所以誰拉起山頭就整誰,因為只有打掉資本集團,才能鞏固紅色政權(quán),才能還青天于民。至于今天誰是利益集團,只要看看今天誰在污蔑毛主席,誰在故意放縱污蔑毛主席的聲音的傳播,答案也就非常清晰了。
剝奪文人特權(quán),開展掃盲運動;摧毀宗族勢力,建設(shè)基層黨的組織;打掉資本集團,維護黨的純潔?;蛟S,這“三件大事”才是毛主席至今依然讓愛他的人愛得銘心刻骨,恨他的人恨得咬牙切齒的真正原因。
作為政治人物,難免有的人愛,有的人恨,沒什么特別的。公知也好,利益集團也罷,要恨就恨吧,他們恨他們的,我們愛我們的。
如果有人一定要將我們對毛主席的愛稱為“崇拜”的話,崇拜就崇拜了,怎么了?
責(zé)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guān)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