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讀史明鑒 >瀏覽文章
被日軍俘虜?shù)闹袊谷照?/span>
1944年元旦來到的時候,清河縣(今屬河北)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呂平心,正摸黑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這又是個連軸轉的夜晚。
1943年的最后一天,呂縣長和縣委代理書記趙任遠同志,在馬二莊孫光克同志家召開一區(qū)區(qū)委會,白天開了一天,晚上又開到半夜,會議的內容是動員基層整風。這次區(qū)委會議后,區(qū)委和區(qū)公所要分頭開會,傳達整風精神。
呂平心同志不放心軍糧征收工作,要趕到西趙莊,和相關負責同志繼續(xù)開個碰頭會。
日本侵略軍的幾次大掃蕩,特別是1942年的“四·二九”鐵壁大合圍,使我地方政權遭到很大破壞。組織上要求“縣干(部)不離縣,區(qū)干(部)不離區(qū),村干(部)不離村,就地堅持斗爭”。一區(qū)的干部都是好樣的,幾位黨員骨干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仍堅持工作,鄉(xiāng)親們也節(jié)衣縮食支援八路軍,分散保存在各村堡壘戶的軍糧已達三十余萬斤,得抓緊交給咱隊伍上,省得夜長夢多。
在河北束鹿(今辛集)“掃蕩”的日軍
一區(qū)的糧倉主任叫郝自生,人稱“小郝”,這是參加革命后的化名,他原名唐燦,當時還不到19歲。抗戰(zhàn)爆發(fā)就當了兒童團員,目睹日寇的種種暴行,小郝已經不滿足于給村里和區(qū)上送送信,照顧八路軍傷員之類的工作,不顧家人的阻撓正式參加了革命。先在冀南行署垂楊縣(今屬河北南宮)八區(qū)工作,后因才16歲,實在年齡小,就被調往垂楊三區(qū)任青年抗日先鋒隊(簡稱“青抗先”)干事,現(xiàn)在已經能夠獨當一面,在清河縣一區(qū)當糧倉主任,負責軍糧的保存和發(fā)放。
西趙莊的堡壘戶崔文緒同志,也是一名黨員,1月1日凌晨的會議就在他家開。老崔還特意為大家包了餃子,準備天亮散會后,就給同志們煮上。呂平心同志從1942年7月15日調任清河,當了18個月半的縣長,一共才吃了四次白面,大家心疼??!
當時冀南區(qū)黨委、行署有規(guī)定,脫產干部吃糧標準減到12兩(16兩1斤)以支援軍需和群眾生活。
個子高、食量大的呂平心同志以身作則,一直帶頭堅持吃標準糧,不搞特殊。每次下鄉(xiāng),總帶著一個搪瓷缸,在路邊或田野里挖些野菜,到住處煮菜粥充饑。有次在高裴村召開區(qū)干會,會議一直開到吃晚飯的時候,開會的同志平時都是半饑餓狀態(tài),知道這個村里藏著縣里的公糧,都希望能吃上頓飽飯。負責主持會議的呂平心同志很理解大家的心思,可他卻讓人搬來一筐縣政府自種的蘿卜,又在自己的米袋里抓了兩把米,和同志們一起喝了一頓蘿卜粥,沒有動用一粒公糧。
青年和婦女兒童都被組織起來
天剛蒙蒙亮,會還沒開完,日本鬼子就把西趙莊給團團包圍了。鬼子“鬼”得很,專門從13公里外的謝爐炮樓調兵,西趙莊周圍連莊、軍屯(今屬河北故城)的日偽軍都是最后時間才臨時通知的,而且只負責外圍配合。進來抓捕抗日干部的都是謝爐的日軍,就是生怕附近炮樓的偽軍里有我們的人報信。
所以縣、區(qū)兩級干部損失慘重,呂平心縣長當即犧牲,現(xiàn)場非常慘烈,鬼子走后,群眾收斂忠骸,在墻頭發(fā)現(xiàn)一塊烈士的頭蓋骨碎片。
除區(qū)長石方和他的通訊員孫元勇,還有區(qū)委委員李化一逃出去外,區(qū)糧倉主任郝自生、糧秣助理馮月盈、工商助理康振乾和房東崔文緒等同志全部被捕。好在危急時刻,小郝手疾眼快,把軍糧賬本給藏起來了。
四個人被帶到王官莊監(jiān)獄,敵人把他們分別關押,然后扒光了大家的上衣,用帶刺的荊條劈頭蓋腦地抽打,渾身都扎滿刺并腫了起來。
郝自生是這批被捕者中年紀最小的一個,日軍似乎掌握了他的抗日干部身份,就想從這里打開突破口。一個鬼子端著刺刀,狂叫著挑破小郝的眼皮:“你嘀八路大大嘀,快點說實話,不說死啦死啦嘀!”
河北省故城縣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
小郝解放后回憶說,當時我默念著入黨誓詞:
“終身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黨的利益高于一切;遵守黨的紀律;不怕困難,永遠為黨工作;要作群眾的模范,保守黨的秘密;對黨有信心;嚴守黨的秘密;百折不撓,永不叛黨!”
咬緊牙關,只承認自己是老百姓,雖然皮肉受苦,但也就這樣熬過去了……
第二天,縣敵工站通過關系,遞給被捕的同志一張字條:
“外面一切都好,未受任何損失,希望堅貞不屈,組織會設法營救你們!”
崔文緒同志家里有錢,又是地主身份,很快就被保釋了,小郝他們三人雖然還在押,可是家里人已經能探視,組織上給每人送去了三百塊準備票(華北偽政權的偽幣),以備不時之需。石方區(qū)長還專門捎話,讓大家放心,軍糧賬本已經被他收起來妥善保管了。
這讓三位被捕的同志,感到了黨組織的關懷和希望,也極大地鼓舞了斗志。
晉察冀軍區(qū)政治部印制的《入黨誓詞》
又一次刑訊時,日軍用棒子敲打小郝的頭,漢奸用蠟燭油燙他的背,最后甚至用燒紅了鐵棍燙全身,邊折磨邊審問:“你是不是區(qū)委書記?槍和糧食藏在什么地方?”
郝自生同志心里明白,當時我們部隊和日軍都十分需要糧食,抗日政府發(fā)動群眾對敵人實行堅壁清野,日寇所到之處空空四壁,敵人嚴刑拷打主要是想找到糧食。老百姓擠牙縫交的軍糧是讓我們部隊打鬼子的,豈能便宜了鬼子,我就是死也不能說出來!
于是小郝一口咬定自己是老百姓,什么都不知道。
這時一個叫王仲保的叛徒,出來指認郝自生,它在縣大隊當過戰(zhàn)士,認識小郝,說這個人叫郝自生,是一區(qū)的干部。
事已至此,被叛徒挑明身份的小郝,反而不慌了。他覺得自己生死事小,區(qū)里等待交給八路軍的糧食事大,既然這家伙不知道自己的確切身份,軍糧賬本又在石方區(qū)長手里,于是編瞎話說剛參加工作不久,只管督辦小學,敵人就錯認為小郝是文教干事了。
石家莊集中營蒙難同胞紀念碑
日本人是奔糧食來的,既然是文教干事,就覺得意思不大。隨后把郝自生同志關進另一間牢房, 這里不過七、八平方米大小,關了二十來人,十分擁擠。再加上受刑后身上燙傷有幾十處,還有扎進肉里的荊刺多處,小郝的傷勢很重。
幸好獄友、武城縣(今屬山東)的武委會主任張純同志,趕緊把小郝抱到墻角,雙腳蹬著墻擠出一塊空地把人護在懷中,整整守護了三天三夜,郝自生才得以死里逃生。
又過了一段時間,康振乾同志被縣敵工站長李景陽同志用偽軍的關系保釋了,可是郝自生、馮月盈卻和張純同志一起,被押解到石門(今河北石家莊)勞工教習所,然后送往日本北海道,做勞工,下煤窯。
強擄赴日中國勞工政策的始作俑者,就是時任商工大臣,戰(zhàn)后日本首相的岸信介,它的外孫叫安倍晉三。
不過,即便是在日本,日本法西斯殘酷壓榨和虐待被擄中國勞工,有些民族敗類為虎作倀,生存環(huán)境極其艱險,郝自生等同志仍能感到黨就在身邊。
清河縣大隊教導員劉平,經常找借口,把郝自生、馮月盈等幾位堅定的共產黨員召集在一起,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商量怎么把自發(fā)的零星反抗變?yōu)橛薪M織的、更為有效的斗爭。
強擄赴日中國勞工死亡統(tǒng)計
老劉沒有給大家亮明自己的身份,也沒有明確說這幾個人就是臨時黨支部,但同志們都彼此心照不宣。我們是共產黨員,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工作,要把群眾組織起來,即便是在日本,勝利也有希望!
不叫“黨支部”的黨支部,經過幾次會議,劉平同志總結大家的討論,提出三項決定:破壞工具磨洋工,團結大多數(shù),堅決打擊漢奸、叛徒,還要節(jié)省口糧跟周圍的日本兒童換報紙,及時了解外面的情況。
就這樣,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郝自生他們都挺了過來,在日本看到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
日本投降,抗戰(zhàn)勝利后,大家都回到了解放區(qū),重新參加革命,經審查后,恢復了黨籍,繼續(xù)擔任干部。
在負責對口接待的冀中解放區(qū),黨政軍的領導同志接待了日本回來的同志,黨委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歡迎大家,表揚大家堅貞不屈的斗爭精神,并以煙、茶和糖果熱情招待大家,和大家一起舉行茶話會。晚上,又特地給同志們舉辦了歌曲、電影文藝晚會。
鹿島花岡中國勞工被奴役的慘狀
歡迎大會后,黨組織根據大家的志愿和要求,安排分別回到各自原來的工作單位,使每個同志都能在各個不同的崗位上,繼續(xù)為人民貢獻自己的才能。
可是還有個問題,呂平心烈士犧牲,郝自生等四名同志被捕的“西趙莊事件”是怎么發(fā)生的?為什么日本鬼子竟能如此準確定位了抗日干部的開會時間和地點,直撲西趙莊,路過上半夜開會的馬二莊,根本就沒停留呢?
這里面一定有“鬼”!
清河縣委首先處理了呂平心烈士的后事,一區(qū)區(qū)長石方同志在鬼子走后,即在西趙莊村東頭,用六百斤小米換了一口最好的棺材,盛殮了呂縣長,當天下午就把烈士忠骸埋在東趙莊東北的松林里。
呂平心同志犧牲時,年僅27歲,河北束鹿(今辛集)人,高小畢業(yè),店員出身,1938年參加革命。
既然有鬼就必須抓出來,省得它繼續(xù)害人,同時更要給呂縣長報仇。
清河縣地圖
捉鬼行動,由清河縣委組織部長尹伊同志負責,公安科執(zhí)行,敵工科提供情報,這條線負責打掉謝爐炮樓里,“西趙莊事件”的直接執(zhí)行者——謝爐據點敵情報班長楊宏達,情報員竇松濤、王仲保、張有發(fā)(張原系黨員,縣大隊敵工干部,后叛變投敵)。
1944年1月22日,即“西趙莊事件”11天后,趁著臘月二十七的大集,地下黨員、房樓莊偽鄉(xiāng)長尹金良同志,請楊宏達等人到東街小福飯館吃飯??h公安科偵緝股長郭文清等四名同志組成的鋤奸隊,干掉了赴宴的楊宏達和王仲保,后者配槍竟然是呂平心同志的,二十響德國造M30后期型號的駁殼槍,當時叫“二把盒子”。
可惜竇松濤、張有發(fā)臨時有事沒來,不過抗戰(zhàn)勝利和解放初期,它們都被找出來鎮(zhèn)壓了。
這是一條明線,還有條鋤奸的暗線,即找出出賣呂平心等同志的罪魁禍首。清河縣敵工站負責此事,他們由冀南六分區(qū)政治部直接領導,因為工作性質特殊,不和地方黨組織發(fā)生橫的關系。時任敵工站站長的李景陽同志,清河本地人,原先在舊商會工作,1938年參加革命,曾任清河縣大隊三中隊指導員兼黨支部書記,六分區(qū)清河縣治安軍工作隊成員,敵偽斗爭經驗豐富,在偽軍各炮樓里廣有人脈。
長短兩種槍管的“二把盒子”,圖來自我的朋友牛戈
“西趙莊事件”是鬼子辦的事,敵工站的同志們就重點查有鬼子的炮樓。那時連莊、軍屯、黃金莊三個炮樓有鬼子,其他幾個沒有鬼子,就以這三個炮樓為重點,逐個排查。看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里,誰和這幾個炮樓上的鬼子有接觸,這樣就把“鬼”給查出來了。
這個鬼子的密探叫寧俊臣,是南贊古的村長。這個村,當時沒有黨員,它表面是咱們的村長,積極向抗日政府靠攏,繡紅旗可來勁了,暗里卻是日軍清河憲兵隊直接掌握的情報員,不是偽軍的情報員,所以案發(fā)前,咱們絲毫都沒有覺察到。
清河縣公安科逮捕了寧俊臣,科長楊勁生同志親自審訊,寧俊臣供認不諱,說是“小郝”來南贊古給八路軍征集軍糧的時候,無意中說漏了嘴,“區(qū)長通知到西趙莊過年”,但并不知道呂縣長在那里。
說到底,敵人狡猾,我們的警惕性不高,這是要付出血的代價!
1944年五一節(jié),呂平心烈士犧牲四個月后,西張寬大集上,清河縣委、縣政府舉行公審漢奸寧俊臣大會。接呂縣長班的李善民同志講了話,一區(qū)區(qū)長石方同志負責監(jiān)斬,在村西北角上槍斃了寧俊臣。
抗戰(zhàn)時期冀南黨政軍群犧牲縣團以上干部烈士名單(部分)
根據抗戰(zhàn)勝利后的不完全統(tǒng)計,整個冀南區(qū),共犧牲縣委書記、縣長24名,很多縣領導是前仆后繼,清河縣就是這種情況??h長呂平心同志犧牲前,已經犧牲了一任縣委書記潘荊章同志。潘書記1929年入黨,1942年9月第二次任清河縣委書記,1943年1月犧牲,年僅33歲。
有心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呂縣長在清河工作了一年半,潘書記只有4個月,平均只有11個月。
根據史料分析,抗戰(zhàn)時期華北游擊區(qū),我黨地方干部的犧牲速度,大致是一年為限。也就是說,日本侵略者一年替我們換一茬干部。
河北南宮“冀南區(qū)烈士陵園”里的墓碑群
縣級領導干部平常有警衛(wèi)保護,但是遇到日偽軍進攻就是重點目標,所以平均生存時間大致是一年。
村干部基本沒有自衛(wèi)能力,遇到潛藏的漢奸告密就是被捕犧牲,但是活動范圍小,加上有群眾的保護,平均生存時間大致也是一年左右。
生存時間最短的是縣里的干事和區(qū)鄉(xiāng)干部,這些同志經常需要單獨,或者最多是兩三個的出外開展工作,風險大、自衛(wèi)能力弱,在崗位上的平均生存時間,只有三個月。
尾 聲
2017年,92歲高齡的“小郝”同志在回憶往事
回國繼續(xù)參加革命工作后,郝自生改回原名唐燦,作為南下干部,在湖北黃石兢兢業(yè)業(yè)工作了半輩子,曾任石灰窯鎮(zhèn)鎮(zhèn)長、源華煤礦黨總支書記、黃石市工業(yè)局長,1984年離休。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