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直擊西方 >瀏覽文章
美國正在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準備20日的總統(tǒng)就職典禮,如果不出重大意外的話,拜登新政府將在明天正式開張了。
拜登團隊已陸續(xù)公布了新政府的外交、國防、安全、經濟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各國政府和媒體也正在根據(jù)這些變化來分析拜登的內外政策。
由于美國受到疫情嚴重沖擊,拜登將許多具體政策都放在了“疫情得到控制”前提之下,比如,美國與英國自由貿易協(xié)議簽署問題。
不過,西方媒體對拜登政府未來政策大方向有著比較統(tǒng)一的看法,那就是:結束混亂,重回正軌!
所謂結束混亂,是指結束特朗普政府給美國內政外交帶來的破壞,彌合美國社會的嚴重矛盾、修補盟友關系、還有調整對華關系、對俄關系。
所謂重回正軌,是指美國要重新建立它的領導地位(世界秩序),恢復“民主燈塔”的品牌形象。
要做到這兩點,美國需要多長時間?需要多大成本?恐怕連拜登心里都沒底,特朗普留下的爛攤子,或許十幾年都收拾不了,而且還要確保他不會卷土重來。
不過,拜登團隊在努力釋放“結束混亂,重回正軌”的信號,最明顯標志就是美國新政府將重返兩個國際條約,一個是《巴黎氣候協(xié)定》、一個是《伊朗核協(xié)議》。前者,影響到美國與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系;后者,影響到美國與敵對國家的關系。
今天,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對這兩個問題都給予了回應。
關于《巴黎氣候協(xié)定》,華姐表示:中方歡迎并且期待美國新政府重返巴黎協(xié)定,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積極貢獻。
翻譯:巴黎協(xié)定大門對美國是敞開的,浪子回頭金不換,美國要信守承諾,不要再辜負大家的期待。同時,美國要以實際行動負起責任,做出積極貢獻。
關于《伊朗核協(xié)議》,華姐表示:當前伊核問題處于關鍵節(jié)點。當務之急是各方加緊落實去年12月伊核外長會達成的共識,推動美方盡快無條件重返全面協(xié)議并恢復遵約,取消所有相關制裁,伊朗則在此基礎上恢復完整履約,各方不應為此設置任何其他條件。中方希望有關各方與國際社會一道,為推動全面協(xié)議重回正軌、推動伊核問題政治解決進程發(fā)揮建設性作用。
翻譯:中國沒有用“歡迎”一詞,而是強調“推動”美方盡快無條件重返全面協(xié)議。
因為美國現(xiàn)在想與伊朗進行談判,以色列作為非簽約國卻想將新的附加條件納入?yún)f(xié)議,所以拜登政府既有私心,又有阻力。
去年12月21日伊核外長視頻會議已有共識,那就是美國必須無條件盡快重新加入,并遵守承諾,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在此基礎上,伊朗完全恢復履行承諾,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仍然完全有效。
拜登政府真想重返協(xié)議,大家會一起推動美國無條件加入,2015年美英法中俄德與伊朗簽署的協(xié)議是什么樣子,現(xiàn)在還是什么樣子,美國該解除的制裁也應當按時解除。
拜登政府不應當一面反對特朗普的做法,一面又想利用特朗普的毀約行為給自己增加籌碼,跟以色列一起演戲,想把主動權抓到自己手里。
大家沒有讓美國賠償毀約金已經算是很客氣了,拜登政府還想怎么樣?
《巴黎氣候協(xié)定》是個大群,《伊朗核協(xié)議》是個小群,美國都是在奧巴馬時代加入的,又都是在特朗普手里退出的。
加入,是因為美國覺得自己可以在群搶紅包;退出,是因為特朗普覺得自己是在群里發(fā)紅包。
這美國國內“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矛盾的外在體現(xiàn),本質上是美國資產階級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路線差異,無論選擇哪條路線,都不會改變美國霸權本性,只是特朗普的吃相過于難看。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拜登要做的是拓展已經萎縮的美國戰(zhàn)略空間,努力拉攏盡可能多的國家選擇站在美國一邊,在美國領導下,將遏制俄羅斯、中國的任務分攤給它們,重新積累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實力。
特朗普是用“極限施壓”手段,逼迫盟友選邊站,但他出爾反爾的做法,又令許多盟友對美國的承諾和可靠性產生懷疑,特朗普政府的不可預測性,更令盟友無所適從。
《巴黎氣候協(xié)定》、《伊朗核協(xié)議》,考驗著拜登對“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的選擇決心,這只是開始,因為特朗普毀約、退群的數(shù)量實在是多到難以統(tǒng)計。
就算拜登放棄“單邊主義”(至少在表面上),他要花多少時間重新回到這些群里?重新加入各種條約?四年夠嗎?
如果拜登四年盡是忙這些事情,那么,他最大的成績無非是回到奧巴馬時期水平線。
就像一個團隊在攀巖比賽時,有個沙雕隊長腦袋沖下爬了一百米,新隊長又得重新向上爬一百米,回到原來黑人隊長那個位置,看起來,成績不錯,但時間卻消耗了整整八年。
在全球發(fā)展日新月異的時代中,八年,意味著什么?
2016年的美國與2024年的美國,會有什么變化嗎?特朗普想改變又無法改變的東西,拜登同樣無法改變。比如,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毒品控制問題、制造業(yè)回歸問題、醫(yī)療保健問題、工業(yè)+信息技術升級問題……這些對美國國內發(fā)展至關重要的問題,仍然是在泥潭中打轉。
四年前雄心勃勃的特朗普,所謂“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今天連那些美粉水軍都不想再吹捧了。
加入《巴黎氣候協(xié)定》、加入《伊朗核協(xié)議》,以及加入其它協(xié)議,美國看起來在拜登帶領下像是“回來了”,但除了美粉水軍一大波雞湯之外,其實美國已經很難支付它的全球“領導地位”成本。
作為資本主義陣營,任何兄弟情深都是要講成本的,當年,美國能確立自己對西方的政治、經濟、金融、軍事、輿論等領導權,離不開“馬歇爾計劃”的重大戰(zhàn)略成本投入。
拜登,除了高喊“價值觀”共識之外,還有多少手段和本錢可以拉攏盟友們唯美國馬首是瞻?
美元的霸權地位,還能維持多久?它對歐元、人民幣的優(yōu)勢還有多大?如果沒有美國實力的支撐,一切就會慢慢被掏空,然后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又不得不增加美元發(fā)行量。
如果美聯(lián)儲不想看到這種惡性循環(huán),那只能增加債務,這些成本最后又只能轉嫁到美國人民身上,華爾街可不想為此少吃一塊肉。
拜登跟特朗普一樣,他也只能吃美國的老本 。
拜登政府加入《巴黎氣候協(xié)定》、加入《伊朗核協(xié)議》的舉動,跟副總統(tǒng)哈里斯提出的“1100萬非法移民合法化”法案一樣,誰敢說不支持?
但他們的動機是迎合“自由主義”,滿足短期政治需求,而不是出于長遠的戰(zhàn)略計劃。
至于拜登政府提出的“防控疫情、振興經濟、恢復領導地位、管控大國沖突風險……”等目標,美國將會想辦法停止中美關系呈螺旋式下行,構建一個可運作、可預測的,有斗爭有合作的中美關系。
在臺灣問題上,拜登的核心幕僚格雷厄姆.艾利森(克林頓的助理國防部長、哈佛教授、核戰(zhàn)略專家)昨天表示,拜登明白只有一個中國。“一個中國的首都在北京,并不存在臺灣這個獨立國家,美國不會承認它,不會承認獨立的臺灣”。
眾所周知,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最敏感的問題,也是中美關系基石之一,美國對中國主權的正確認知,是中美斗而不破的前提。
然而,不必因為美國新政府的幾句“善意”之言,幾個積極動作,就以為天下太平,歲月靜好。
民主黨人的作惡能力決不會比共和黨差,他們現(xiàn)在要將特朗普扒掉的衣服,一件一件先穿回去,再跟中國慢慢磨。
中國不怕特朗普的“王八拳”,那么,拜登的“太極拳”呢?肯定比“王八拳”要有威力。但也別忘了,中國可是太極宗師。
美國也明白,在大國之中,只有一個國家可以嚴格制定并有條不紊地實施戰(zhàn)略計劃,每五年為一步,堅定地邁向自己的發(fā)展目標。從鐵路到太空、從科技到軍事,從城市到鄉(xiāng)村,一步一個腳印。
盡管這個國家離美國這些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有一段距離,而且有十幾億人口,沒有“殖民地”,但超越西方只是時間問題,美國對自己的霸權地位非常焦慮。
這個大國是誰?印度人露出了神秘而自信的微笑。
無論美國新政府會換上什么樣的面具?別忘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責任編輯:水墨江南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