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站 張琰報道 7月15日,在記者會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中國是“帝國主義”,被中國網友調侃“拿錯了劇本”。
事實上,200多年的美國歷史,才真正是一部擴張、殖民、對外征服的帝國主義史。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站專訪了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胡錦山教授,帶大家了解美國歷史上的帝國主義行為。
(圖片來源網絡)
用戰(zhàn)爭、金錢獲取領土,美國的帝國主義擴張道路
美國并非19世紀末才開始進行帝國主義擴張,實際上,其擴張行徑自殖民地時期就已有之。
獨立前200年間,13個殖民地集中在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100英里的“潮水帶”地區(qū),1776年7月4日,北美13個殖民地宣布脫離英國獨立。此時,美國領土只有大西洋沿岸13個州的面積,約80萬平方公里。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并先后把13個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劃歸美國,美國領土達到230萬平方公里,約占現在美國本土面積的30%。
1789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成立。剛剛成立的美國很快就走上了領土擴張的道路。戰(zhàn)爭、金錢成了獲得領土最常用的方式。
19世紀上半葉,美國領土擴張十分順利:1803年購買路易斯安那,美國輕而易舉從法國手中獲得了260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該地域北鄰加拿大,南至墨西哥灣的廣大地區(qū),領土占美國現有版圖的1/4,每英畝合4美分,且土地肥沃,資源富庶,這是美國代價很小意義很大的領土購買。
1819年2月22日美國又通過武力威脅等手段逼迫西班牙簽署《佛羅里達條約》,以500萬美元的價格將西班牙在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全部屬地以及對俄勒岡地區(qū)(落基山以西,北緯42°以北地區(qū))的要求權一并讓與了美國。兩年以后,15萬多平方公里的東、西佛羅里達全部落入美國之手。
隨后,美國又相繼通過策反與威脅的方式從墨西哥和英國手中得到了得克薩斯和俄勒岡地區(qū),美國領土從大西洋沿岸擴展到太平洋沿岸。
為了獲得加利福尼亞,1846-1848年美國挑起美墨戰(zhàn)爭,墨西哥戰(zhàn)敗后,1848年2月2日,美國與墨西哥簽訂條約,美國只象征性地支付1500萬美元,就得到了包括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地區(qū)在內的近140萬平方公里土地。
接著,在1853年,美國駐墨西哥公使加茲登又以1000萬美元購得美墨邊境近10萬平方公里土地(后以“加茲登”命名此地)。在這次美墨戰(zhàn)爭中,墨西哥喪失了大半領土。墨西哥戰(zhàn)爭之后,美國本土已經比1783年剛剛被承認獨立時的領土擴大了兩倍。
不過,美國擴張道路并沒有停止——
1867年美國又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俄羅斯買下了面積達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巨大半島阿拉斯加及其附近的阿留申群島。
1898年美國蓄意向西班牙施壓,發(fā)動美西戰(zhàn)爭,最終迫使西班牙放棄對古巴的主權。西班牙撤軍后,古巴由美軍占領;菲律賓、波多黎各、關島被讓與美國,美國付給西班牙2000萬美元作為獲得新領土的代價。
美西戰(zhàn)爭是美國由自由資本主義轉變?yōu)閴艛噘Y本主義后進行的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國主義戰(zhàn)爭。美國通過美西戰(zhàn)爭將帝國擴大到亞洲。美國在遠東的地位改變了。1898年7月,美國吞并了夏威夷,1899年占領了威克島,與德國瓜分了薩摩亞群島。這意味著夏威夷、薩摩亞和菲律賓將成為美國潛在的基地,美國由此也加強了對太平洋的控制權,取得了向東亞大陸滲透和擴展的跳板。于是,一個明確而完整的對華,也是對亞太的政策應運而生,1899年9月6日和1900年7月3日,海約翰向列強發(fā)出兩次門戶開放照會。
在老羅斯福和塔夫脫任內,進一步向海外擴張,尤其是經濟擴張,便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基調。在門戶開放、大棒政策、金元外交等一套海外擴張原則和策略的指導下,美國力求控制加勒比海、中南美洲,向太平洋地區(qū)擴張。
搶奪印第安人領地、殖民墨西哥、征服古巴和菲律賓……美國歷史上典型的帝國主義行為
早在白人到來美洲大陸之前,土著美國人印第安人已在此生活了上萬年之久。17世紀初當第一批白人抵達北美時,那里大約有700萬土著分成近600個不同的部落。
殖民地時期,當清教徒登陸美洲時,帝國主義行為就已顯露。他們將“新世界”視為上帝賜予他們的“充滿希望的土地”,在他們看來,新英格蘭地區(qū)是個“希望之地,是上帝要建造新的以色列人的地方……他們相信,魔鬼撒旦統(tǒng)治了這片蠻荒地及這里的居民”。
為了搶奪印第安人的領地,殖民者將他們妖魔化??祁D·馬瑟(1663-1728)指出,殖民者和印第安人之間的戰(zhàn)爭是“上帝和魔鬼之間的戰(zhàn)爭:‘魔鬼腐化了這些可憐的野蠻人,希望耶穌基督的福音永遠不要傳播到這里來毀壞或打擾這個魔鬼統(tǒng)治的帝國’”。為了成為“真正”的美國人,占有這片富饒的土地,白人用了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將他們自己視為上帝的選民、天定命運、社會達爾文主義,并斷言土著美國人已經“消失”。征服土著美國人并占有他們的土地,可視為美國帝國主義形成過程中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征服、戰(zhàn)爭、疾病和撕毀條約……到了19世紀末,土著美國人大幅下降,僅225,000人幸存下來。
接下來有不幸遭遇的是墨西哥人。
19世紀上半葉,當美國人西進到墨西哥控制的區(qū)域時,墨西哥人就成了被殖民的對象。美國為自己的帝國主義擴張行為做了各種各樣的輿論宣傳,墨西哥人變成了低級的種族,成了“西班牙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雜種”。
19世紀后半期,隨著經濟的長足發(fā)展,生產的集中和壟斷的程度也越來越高,美國由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美國經濟實力與政治生活上發(fā)展的變化,為美國從大陸擴張轉向海外擴張創(chuàng)造了條件,它在對外政策方面也作了重要的改變。為了適應商品輸出,美國拋棄了傳統(tǒng)的孤立主義傳統(tǒng),日益走上了海外擴張的道路。
它一方面利用門羅主義(1823)作為干涉拉美國家內政、排擠英國勢力的工具,實現其獨霸拉美的野心。另一方面,積極擴充海軍實力,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qū)進行頻繁的侵略擴張,以奪新的領地和勢力范圍。
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在擴張主義者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海權論的大力宣傳影響之下,美國海軍有了較大的發(fā)展,這是在國外建立影響的先決條件。
19世紀末,世界領土已被列強瓜分完畢,美國是個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便向已經衰落的老朽殖民帝國西班牙下手,征服了西班牙海外殖民地――拉美的古巴、亞洲的菲律賓。
在美西戰(zhàn)爭中,威廉·麥金萊總統(tǒng)宣稱:“上帝要我們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占領菲律賓,教育那里的人,馴化他們,使他們成為基督徒。”
美國今天的帝國主義行為——使廣大第三世界國家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各國都屈從于自己的利益
20世紀末至今,美國肆無忌憚實行霸權主義,盡一切能力擴張自己的帝國權力,使廣大第三世界國家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各國都屈從于自己的利益。
如:
1991年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導致的結局是美軍永遠駐扎在沙特阿拉伯。
1999年美國借口南科索沃問題,在沒有聯(lián)合國授權的情況下,糾集北約部隊發(fā)動對南聯(lián)盟的突襲,奪得在巴爾干地區(qū)的控制權。
2001年9·11后美國發(fā)動阿富汗戰(zhàn)爭。
2003年發(fā)動對伊拉克的進攻。
2011年,美國對卡扎菲部隊展開襲擊。最后,利比亞反對派武裝在西方勢力的支持下,推翻了卡扎菲政府。
2017年4月和2018年4月,美國以“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為由,對敘利亞政府軍發(fā)射導彈進行精確打擊。目前,敘利亞內亂還在持續(xù)中。
?。Q謝:廈門市紀委監(jiān)委 廈門大學紀委)
責任編輯:春風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